烟台上半年民生支出283.8亿元 烟台市强化民生改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市委“1+233”工作体系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今年上半年,全市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0个、增长5.3%,实际使用外资12.6亿美元,增长51.4%。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28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4元、增长14.2%……9日,烟台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市委“1+233”工作体系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烟台市坚定不移贯彻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以推动构建市委“1+233”工作体系为主线,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持续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平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是根本。烟台市驰而不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市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证。全市6284个村居全部完成“两委”换届,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99.4%。
全力抓好两条主线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3亿元
烟台市力促工农城乡融合发展,抓好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两条工作线。
看动能转换,烟台市培育壮大产业。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大力推行“链长制”,筛选确定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4种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成功举办2021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烟台市8家企业获评2021年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数量居全省首位。
看科技创新驱动,烟台市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围绕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机制改革,构建新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943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9.4%,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30项优秀成果获得省科技奖。烟台市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开展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市、长岛国际零碳岛“一谷一区一市一岛”先行示范,形成以海阳核电、蓬莱风电等新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新结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居全省首位。
看“双招双引”,抢抓RCEP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0个,实际使用外资12.6亿美元,增长51.4%。烟台市还建设数字经济孵化基地,成功举办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半年新建5G基站1520个,累计建成5G基站7090个,居全省第3位。
看乡村振兴方面,烟台市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3亿元、增长7%;夏粮总产74.7万吨,增长11.4%;莱阳小麦示范区打破全国旱地小麦单产纪录,登海种业打破国内连片实收面积10亩以上的最高单产纪录,牟平区成功争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成为省内唯一的国家级试点项目。此外,烟台市首批1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105个样板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4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完成项目建设33个。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行政村3153个。
创新构建“12335”大城区建设格局 多板块强势崛起
全域发展理念已在烟台市“扎根”。今年以来,烟台市推进中心城区融合发展、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形成陆海统筹、市县联动、多板块崛起发展新格局。
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增强带动辐射。烟台市创新“12335”大城区建设格局,全面突破“一核、两带、三环、三港协同、五城驱动”,开展中心城区市容环境、违章建筑等10大领域整治“大会战”,全面推行网格化、“街巷长”制管理模式。深化环卫园林市场化改革,完成62个老旧小区、6.2万户修缮,启动27个城郊居民区改造,目前19个小区自来水、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线施工已基本结束。幸福新城起步区推进速度不断刷新,拆迁房屋255万平方米,完成出让2400余亩。
推行“大城管”工作格局。创新城市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组建8个专业委员会,实现“一张蓝图”规划、“一个盘子”建设、“一支队伍”管理,滨海一带全部事项纳入市级集中统一管理,全线启动中心城区62.5公里滨海岸线综合整治。推进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一体化,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治理、道路综合改造、扬尘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抓好再生水利用、污水管网改造等示范工程。加大整治市区违法建筑、乱搭乱建场所,建立“一违一档”机制,拆除违法建设4567处、70.9万平方米。
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全面升级转型。烟台市坚持“一园一业一平台”,实施园区发展3年行动,推动4个国家级园区提升发展、8个省级园区转型升级、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发展。上半年,烟台市“四园两区”累计举办招商活动4场、签约项目34个,国际招商产业园新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165亿元,注册省内首家混合所有制招商公司,集聚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园区;自贸区烟台片区创新成果涌现,26个案例参选省级改革试点经验评选、数量全省首位;烟台市“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入选商务部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国际人才港获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区。
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开拓更大空间。烟台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海洋牧场,新增海洋牧场5万亩、海洋牧场总面积达125万亩,目前拥有18个国家级、37个省级海洋牧场,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百箱计划”完成2座深远海养殖设施建造,经海001号、002号智能网箱正式投产,已投放大规格鱼苗70万尾。华电莱州、裕龙岛、万华、龙口深井势能4个重点海水淡化项目全部启动。推进长岛海洋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完成9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被国家林草局纳入国家公园布局且处于优先发展之列。上半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1490亿元,同比增长25.3%。
强化支撑保障 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今年以来,烟台市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民生改善、营商环境、风险防控3项支撑保障。
在民生改善方面,烟台市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283.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4元、增长14.2%。医疗环境得到优化,烟台市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27家医院探索实施模拟付费,医保支付改革评估位居全省首位。教育条件不断提高,计划新增的102处公办幼儿园开工101处、公办率达到50.3%、普惠率达到93.8%,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投入使用9所。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5.54万人,登记失业率2.77%,低于4.5%的控制目标。兜底保障持续加强,烟台市为7.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3亿元,为2.3万名城乡困难人员发放供养资金1.7亿元,为10.8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超过1亿元,为1289名孤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1452万元。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烟台市在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5位,被列为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烟台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推动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登记事项“全链办”,新推出“一链办理”事项40项、“秒批秒办”事项1570项。还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发布“免申即享”政策清单,推出20项优惠政策,企业不需跑腿、提供任何材料,奖励资金直达账户。除此之外,烟台市还建立社会信用差异化监管机制,完善“一业一证”平台建设,完成30个新增行业综合许可网上流程开发。
风险防控方面,烟台市筑牢安全根基,实施本质安全提升3年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烟台市开展新一轮“四增四减”行动,提升大气治理精细化水平,年内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00万千瓦。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固本行动,全面落实“湾长制”“海上环卫”机制,一体推进治岸治岛治海治污治渔。烟台市还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范围,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抓住全国唯一的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动审核试点城市机遇,开展排污许可制度配套执法与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230余人,检查企业近百家,立案查处案件11件,企业环境管理主动性和环境管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新闻推荐
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及放置不规范 两人各被罚500元 莱阳消防开出烟台首张个人罚单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纪殿国通讯员李骥摄影报道)由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8月1日正式施行。为...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