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涛:知春听秋流韵长 不为华名真英雄

烟台晚报 2020-12-23 11:07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 摄影报道

豆瓣评分8.4分,收视率破2,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装台》成了年底国产剧的一大热点。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陈彦的同名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以刁顺子为主角的幕后工作者的人生百态。

在烟台,也有跟刁顺子一样默默工作的幕后工作者。刁顺子是电视剧中装台队伍的“主心骨”,而烟台市文化馆创作演艺中心主任张军涛,则是烟台市舞美行业的“主心骨”。

一次校园演出 他与音响事业结缘

1994年,15岁的张军涛从莱阳农村考入烟台艺校,从小喜欢跳舞的他填报的是舞蹈专业。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暑假下来,小伙子个头猛蹿到1米72,考虑到将来可能还要长个,身高超过了舞蹈专业上限,开学后,张军涛被调剂到京剧打击乐专业,这让对京剧一窍不通的他备受打击。

不喜欢的专业课、独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一个学期,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张军涛,每天都无比煎熬,甚至一度萌生退学的想法。正当他郁郁寡欢时,一场演出改变了他的命运。

1994年年底,学校期末汇报演出在校内礼堂举行,作为新生,张军涛和同学们在后台观摩前辈们的演出。

当别的同学都在关注着打击乐队如何与京剧表演配合时,张军涛的注意力却被舞台灯光、音响深深吸引。“以前从来没参加过专业舞台演出,不知道优秀的视听效果究竟如何。”张军涛回忆道,他从前对音响的印象,只有家里的半导体和村里的高音喇叭,而当锣鼓声与京剧唱腔从顶尖音响设备中传出时,之前闻所未闻的细腻音色,顿时让他的耳朵“开了窍”。

声音美轮美奂,舞台灯光效果也令他大开眼界,虽然那场演出用的水纹灯、大回光灯、聚光灯、地排灯放在今天都成了“老古董”,但在当时呈现的光影效果,让张军涛眼花缭乱。“从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最该去的地方不是台前,而是幕后。”张军涛说。

说干就干,张军涛从零学起,灯光色温、照度、光比如何调整,音响如何收音、扩音,各设备线路如何连接……这些看上去纷繁复杂的知识,张军涛学起来却乐在其中。“本来是学音乐的,没想到活生生成了‘电工’。”张军涛打趣道。

凭着刻苦钻研的劲头,张军涛很快从门外汉成为学校舞美组学生负责人。由于当时艺校的灯光音响设备在市内顶尖,他还经常带着设备参加市内各大演出活动,先后参与了崔健、毛阿敏等多位明星来烟演出的音响保障工作。这些难得的工作经历,也让张军涛接触到国内一线音响工作者,从他们身上受益良多。

“那些专家调节声场时,要仔细调节31段均衡频率的声音参数,防止出现啸叫,而我们之前就是简单把每段均衡频率参数拉平直。和专家学习后,才知道真正的好声音是怎样调出来的。”张军涛说,文化艺术包罗万象,作为一名幕后工作者,必须要对每种艺术风格都精通,将每项细节做到尽善尽美,才能为表演者和观众带来最好的现场体验。

勇担重任 确保重大演出“零差错”

1999年6月,张军涛即将毕业,一心想从事音响工作,但当年需求专业音响人才的单位寥寥无几,莫非真要靠自己向来不感兴趣的京剧打击乐为生?再次走到人生十字路口,张军涛踟蹰不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烟台市群众艺术馆(烟台市文化馆前身)刚好购买了一批新设备,得知烟台艺校有个小伙“会摆弄”,立刻伸出橄榄枝。就这样,张军涛得以延续自己的音响生涯。

那个年代,音响行业人才在烟台非常稀缺,张军涛刚入职,就担负起全市各大演出的音响保障工作,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这种工作节奏一直保持至今。21年来,他从来不知道周末双休和小长假是什么滋味。

经历了大大小小千余场演出,张军涛说,2012年在烟台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音乐类复赛是对他音响专业技术的一次最大考验。该赛事原定于泰安举行,但由于场馆尚未交付,临时调整到烟台保利大剧院。105个节目、上千名参赛者,留给张军涛的筹备时间,只有不到半个月。

群星奖参赛队伍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乐器都是当地独有的,材质、声音非常特殊。张军涛说,像云南代表队使用的民族乐器之前闻所未闻,其中一支吹管乐器长达5米,单个节目就需要40多支麦克风。而泰安代表队的乐器都是用泰山石制成,音色与常规乐器相比明亮但失真了很多。光从代表队提供的文字描述,很难想象这些乐器的声音特点。

声乐类节目,音响效果最受考验,出来的声音不好听,再好的表演都大打折扣。由于队伍众多,每支队伍只有15分钟走台时间,张军涛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针对队伍音乐特色进行音响调整。那几天,所有工作人员每天驻场15小时,到最后嗓子几乎失声。最终,复赛成功举行,全程没出现任何音响问题。“当比赛结束,诸多参赛队伍特地来感谢我时,感觉一切努力都值得。”张军涛说。

复赛的出色表现,让张军涛受到赛事组委会的点名表扬。2013年群星奖音乐类决赛前,组委会特邀张军涛到泰安担任赛事音响负责人。他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任务,而他参与灯光设计、舞美设计的《舒心的日子扭着过》《爷爷教我踩高跷》《闯海人》三个节目,均在十艺节群星奖音乐类、舞蹈类赛事中获得殊荣。其中男声组唱《闯海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通过这次的灯光设计、舞美设计,张军涛的触角开始从音响专业向灯光、舞美专业延伸。

新年音乐会、广场演出、市民文化节、海岸生活节,张军涛的音响技术在一年又一年、一个接一个的大型活动中经受住了考验,他以“零差错”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口碑,他也凭借过硬的技术成为市级政府采购灯光音响专业评标委员会的专家。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张军涛总也绕不开2017年。在这一年,他先后走进威海、德州、天津、大连、青岛等17个城市,在17个剧院与乐团合作,为数万名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民乐演出,圆满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音响保障任务。“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音乐厅、剧场、演艺厅的声场条件也有很大差别,每到一地我都要根据乐团的特点仔细调试音响,才能保证现场演出达到最好的效果。”张军涛说,参与该巡演为他在复杂条件下保障演出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

心怀热忱

坚守文艺工作者使命

随着时代的发展, 舞台艺术紧跟时代潮流, 呈现出创新性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技术设备频繁更新、艺术理念持续升级,从业20余年的张军涛从未懈怠,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

工作期间,张军涛多次到北京、广州、济南等地学习。每到一座城市,他一有机会就要去当地大剧院、艺术馆观摩艺术演出。而在家门口,张军涛几乎住在了烟台各大演出场馆。外地艺术团来烟演出,无论什么艺术风格,他几乎每场必看,一旦发现舞美设计上的亮点,演出结束后立刻到后台虚心请教。

2011年,张军涛到中国传媒大学接受专业的音响培训,并拿到高级音响师证书。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舞台美术综合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开班,面向全国仅招收40名学员,张军涛顺利通过严格的入学资格选拔,获得了与大师面对面的机会,使他的理论知识积累、理解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也进一步增强了扩展舞美思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大舞美’概念。舞台美术不再只停留在为舞台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舞美人的创造力早已在更为广阔的领域蔓延,渗透在广袤的演艺空间。”张军涛说,在艺术范畴,舞台美术凸显的特点是跨界,也是跟未来科技发展最具密切联系的艺术门类,各行各业相辅相成,创作日趋多元化,舞台美术更像是一个展示众学科集成化的综合性平台,范围早已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这就更要求我‘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多学习、多交流,才能摸清行业脉搏,为烟台舞美行业添砖加瓦。”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论音响专业还是舞美专业,张军涛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同时,作为市文化馆创作演艺中心主任,张军涛在平时工作中也乐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实操技术,注重挖掘人才,起到传帮带作用。在他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已在烟台各大演出幕后挑起大梁。

舞台是张军涛和所有“舞美人”的战场,观众满意、演员满意就是他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些幕后的英雄们始终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默默地工作、默默地付出。他们不是明星,因为他们从不会出现在观众面前;但他们又是明星,因为照亮别人的,才是真正的明星。

新闻推荐

冬日“暖羊羊” 礼物到烟台 蒙古国捐赠羊送到烟台援鄂医护人员手中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李俊玲徐峰摄影报道)蒙古国赠送的3万只羊近日已经陆续运抵全国各地。记者昨日获悉,这份特殊的礼物...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