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广记 富水环绕灵湖院

烟台晚报 2020-12-04 09:59 大字

邢德论 撰文/供图

莱阳富水河下游,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叫神山。山下有一个大水湾,叫灵湖。灵湖古时叫神山湾,后来被称灵湖。元朝末年,有人在湖东岸的平地上建起了一座寺院,取名灵湖院。这一山一湖一寺,组成了富水河畔特有的风景。

灵湖侧畔响起琅琅书声

富水河自东而来,流到此处本想一路向西,直接汇入五龙河,没想到,小小的神山横刀立马挡住了它西去的路。就算与南来的芝水河合流助阵,也没有让神山让路,河水只好调头北上,从铎山脚下夺路而去,留下了偌大的神山湾。这个大大的水湾,便是山水相争的战场遗迹。

后来,灵湖院改名灵湖寺。灵湖寺跻身山水之间,暮鼓晨钟,经声佛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惊醒了世间多少争名夺利的麻木心灵。灵湖寺香火旺盛,慢慢便成了莱阳有名的寺院,寺里的钟声一直延续到清末。

公元1929年(民国十八年),国民党政府“废庙兴学”运动波及莱阳,灵湖寺随之被废,取而代之的,便是新形势下的灵湖小学。

最初,是一个叫宋景周的人,倡议把废除的灵湖寺改为灵湖小学。这一倡议很快得以实现。从此,灵湖东畔响起了琅琅书声。

关于宋景周,在1990年出版的《莱阳县教育志》里有详细介绍:宋景周,又名宋惟(1897—1958),莱阳市照旺庄镇铎山前村人,1917年省立九中毕业。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因家境贫寒,1920年退学。1921年任烟台《钟声报》编辑。1922年回乡,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师。1929年在家乡首先倡导将废除的灵湖庙宇改办为灵湖小学。1932年去东北参加义勇军。1933年返回家乡,任三区联庄会会长,与联庄会内的3名中共党员及宋云程、张静源等联系密切。为此国民党莱阳县长梁秉锟下令逮捕他。他闻讯后悄然离家,再次去东北。

“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宋景周回到家乡,出任灵湖小学校长。1938年以灵湖小学为基础,创办莱阳县立初级中学(灵湖中学)并任校长。1942年,因在《鲁东时报》发表反映赵保原统治区的人民负担过重的文章,被赵保原拘捕。宋景周据理申辩,赵保原无可奈何,将其释放。1943年夏,宋景周被八路军请到抗日根据地参观学习。回校后,便被赵保原借故撤去校长职务。

1945年,莱阳解放,宋景周应邀参加莱阳市社会名流座谈会,并出任莱阳中学校长。后任胶东行署救济科科长。1949年调到山东图书馆任副馆长兼采编部主任。

在宋景周的影响下,当时的灵湖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师。这其中就有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李兰斋、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的王崑玉、毕业于北京华北大学美术专修科的冯子祥(又名冯凭)等山东省教育界精英人物。

以传承桐城派古文著称的王崑玉老师,在济南任教时,曾是后来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的国文教员。季老在《我的高中》一文中这样写王崑玉老师:

“王崑玉老师是国文教员,是山东莱阳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文士,也写古文,所以王先生有家学渊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古文写作方面更为突出。他为文遵桐城派义法,结构谨严,惜墨如金,逻辑性强。

王老师上课,课本就使用现成的《古文观止》,不是每篇都讲,而是由他自己挑选出来若干篇,加以讲解。文中的典故,当然在必讲之列,而重点在文章义法。他讲的义法,正如我在上面讲的那样,基本是桐城派,虽然他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不知什么原因,王老师选讲的第一篇文章是比较晚的明代袁中郎的《徐文长传》。讲完后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读徐文长传书后》。我从小学起作文都用文言,到了高中仍然未变。我仿佛驾轻就熟般地写了一篇‘书后’,自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想竞获得了王老师的青睐,定为全班的压卷之作,评语是‘亦简劲,亦畅达’”。

正是由于这些名师云集,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求学。慕名前来读书的不只是莱阳的子弟,更有即墨、莱西、胶南等周边多个县的学子。

富水奔流灵湖依旧灵动

1946年,因历史原因,灵湖中学解散。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莱阳县政府在龙旺庄建立一所县立初级中学,后改称“山东省莱阳第二中学”,1953年迁至灵湖。1969年,莱阳二中改称为“大夼高中”。1980年改为“莱阳二中”,又称“莱阳灵湖二中”。

1998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这所偏居乡间一隅的著名中学被宣布撤销。乡民们再也听不到学生上课的钟声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更看不到活泼的身影和灿烂的笑脸。偌大的校园成了鸟儿的天堂。

有人说灵湖院本没有院,富水河就是它的围墙。后来,人们还是用石头垒起了墙,围成了一个大院。但随着学校的废弃,这里终究还是一天天地荒芜下去了。

数百年来,灵湖第一次沉寂。

在莱阳,灵湖中学是一座负有盛名的学校。从1929年宋景周先生创办为灵湖小学,到1998年灵湖二中正式撤销,灵湖虽经历了太多的变迁,但它的灵魂似乎一直没有消散。这灵魂是一种力量。灵湖的力量,在于它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的重要性。

明清两代,莱阳曾出现过大批教育精英,他们背倚强大的经济实力,办起教育来也不吝投入。可惜,他们的眼界与作为只停留在家族层面,这是历史的局限性。灵湖建校时,社会较明清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与时俱进。后来的灵湖中学更是高标独立,引人仰望。

富水河依然围着校园不停地奔流,灵湖中学旧址犹存,只是校园荒芜,校舍寂静,人去屋空,一片荒凉。两排高大整齐的法桐树空前茁壮,表现得生命力极强。老教室的门窗早己破烂不堪,黑板上还留着老师最后一堂课的板书。站在教室的门口,仿佛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和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灵湖向来被周边人看作是风水宝地。对岸的村子叫五处渡,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地区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村子三面环水,最初的村名叫“无处渡”,后来改为五处渡。过去,河上又没有建桥,每年农历九月九,富水河进入枯水期,村人便会在河上铺桥板搭起临时桥,等到来年农历三月三枯水期结束,村人就要拆掉桥板,以防被河水冲走。

这时,孩子们到对岸灵湖上学,就要趟水过河。遇到河里发大水,就会有一个会游泳的男人拖一长绳,游到对岸,把绳子系到树上。孩子坐进大笸箩里,在大人的保护下,拽着绳子渡到对岸。

从地形上看,五处渡村要高于对岸的灵湖中学,但不可思议的是,富水河每次发大水,会漫进五处渡村,却从没淹过灵湖院。于是便有人说灵湖院是宝地,水长它也长,所以河水从来淹不了灵湖院。

在灵湖中学老校舍的中间,有一棵古老的紫藤树,相传是灵湖院里的僧人栽下的,树龄有百余年了,被人们称为“紫藤王”。古老的紫藤树,历经百余年依然茂盛如初。树形如蟒蛇缠绕,枝叶婆娑,虬枝盘旋,婀娜多姿。每到春季,花儿盛开,花冠如蝶,花序长垂,密花集聚,摇曳生姿,紫气盈盈,有如晨霞映水,绚丽迷人。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这是大诗人李白作的《紫藤树》。诗人以紫藤自喻,借紫藤挂于云木,希望自己能荫庇万物,给世间带来福祉。当初在灵湖种下这株紫藤的僧人,应该也怀有此想吧?而在灵湖侧畔兴学的人们,一定也存有这种情怀。

灵湖依然灵动。

新闻推荐

从莱阳梨说起

□张立新拿到一本新书,习惯性地先要读一读序言,看一看目录。总是觉得,让人耳目一新、有点睛之美的题目,总能给人阅读...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