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羊郡镇西埠前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增加收入 小村庄念活“产业经济”致富经

烟台日报 2019-11-12 08:23 大字

莱阳市羊郡镇西埠前村合作社依托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运用科学的运营方式提升产值,实现了合作社自身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村干部带头成立合作社羊郡镇西埠前村位于羊郡镇西南,五龙河畔。在成立合作社以前,西埠前村还是一个河沟坑洼、土地荒芜的偏僻闭塞村庄。2005年,村党支部书记李才荣带领村“两委”、党员代表自费去寿光参观学习蔬菜大棚的建设生产运营模式,带头规划土地流转、调地、大棚选址,挨家挨户做工作,然而一腔热情却屡吃“闭门羹”,穷怕了的村民不愿意交出自家的口粮地,对于大棚技术一无所知的村民更是不敢轻易尝试。走投无路之时,村“两委”决定率先垂范,拿出自家所有地建成9个大棚,攻坚克难,终于取得初步成效。

随后村党支部指导愿意入社的村民建成60个大棚,终于摸索出一条以“黄瓜”为主的产业经济发展之路。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基础上确定《村庄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利用好村庄有限的土地资源。2008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埠前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社员既有村集体,又有自建大棚种植户,还有流转土地大棚入社农户和劳务入社农户,既保证蔬菜大棚等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又切实将收益回馈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村民合力攻坚,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1500个大棚,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高标准冬暖大棚黄瓜种植基地,年人均纯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科学规划实现质效同增合作社的起步,给了全村人信心,接下来,就是如何提质增效扩规模。

依托“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产业模式,该村由村党支部牵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村干部主动做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农户发放贷款。目前建成的1500个蔬菜大棚,占地总面积达3500亩,每年流转土地400多亩。每个大棚的建设投入也从6万元,提高到15万元以上,砖混无立柱钢架结构,卷帘机、气肥机、膜下滴灌、自动控温等设施一应俱全。

结合生产实际,村党支部进行了品牌注册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自建检测设备,邀请专家指导,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常驻两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蔬菜种植技术,确保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并邀请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专家进行实地指导,科学规划合作社的发展路径。目前合作社的黄瓜日产量可达20余万斤,年产量可达3万余吨,黄瓜品质更是稳坐烟台十大名瓜之首。招商引智拓宽销路在营销方面,合作社把分散的种植结合起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党支部牵头积极进行招商工作,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山东永益集团公司签订了生产合同,并配套建立了占地1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销售的科学规范经营。与超市签订购销合同,叫响“埠前黄瓜”品牌,筑牢高品质印象,站稳消费者心中优先选购的第一黄瓜品牌,在保证村民蔬菜供销途径的同时每斤黄瓜可提高0.1元的利润。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农民销售蔬菜拓宽更加广阔的市场领域。产销过程中社员享受合作社提供的全流程“六个统一”服务,包括:农资统一采购、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检测、品牌统一使用、产品统一销售、利润统一分配,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产品质量,立足市场需求,瞄准高品质农产品定位,走品牌化营销之路。黄瓜的高品质也吸引了黄瓜种植户的目光,合作社培育的黄瓜苗也成为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刘琳

新闻推荐

重温红色历史 牢记初心使命 莱阳组织观看红色情景剧

本报讯(通讯员姗姗晏铭明美YMG记者召溪摄影报道)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地引导广大党员...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