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治照和黄凤先携手“为了革命不怕牺牲” 党员伉俪对党的信念坚定不移

烟台日报 2019-01-02 09:27 大字

黄凤先和于治照两位老人,是一对在战争年代就携手共进的革命伴侣。他们相濡以沫,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对党的信念坚定不移,因为“心里总有个信念在支撑着,为了革命不怕牺牲”。走进莱阳市羊郡镇北黄家村的一处民居,两位老人盘膝坐在炕上,同记者一行讲述了自己的革命历程。“我在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我17岁。”今年已是

89岁高龄的黄凤先,是莱阳市羊郡镇北黄家村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正气凛然,16岁参军打仗,他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受伤退役回家后,他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1971年1月,他担任了北黄家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开荒种地,种植果树,整修上山道路,挖水渠、架桥梁。1985年,因常年劳累,他患上了心脏疾病,申请辞去职务在家休养。1992年1月,他又挑起重担,担任村支部书记,一直到1996年5月,66岁的他才卸下肩上的担子。虽然不再担任支部书记,但是村里的大小事务,他依然挂在心上。现在的北黄家村已经成了周围有名的文明村。

在解放战争时期,有黄凤先奋战战场的英姿;在和平时期,有他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身影。而这些,都离不开“贤内助”的全力支持。革命事业取得胜利以后,经组织介绍,他认识了和他同年出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于治照。于治照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丈夫,所有事都冲在前面,作为全村的模范家庭,为村里的百姓做了榜样。“1947年的12月,也是个冬天,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忆起当年入党,89岁的于治照老人摸了摸身上佩戴着的那枚党徽,眼神中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神采。“我心里总有个信念在撑着,为了革命不怕牺牲。”

于治照出生于海阳市行村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2岁那年,日军进村扫荡,母亲为了掩护父亲和他们兄妹三人逃走,不幸身亡。时任村党支部委员的父亲带着三个孩子投身革命,她的哥哥和弟弟都当了兵,于治照就加入了青妇队。为军工烈属挑水做饭,给部队洗衣服、纳鞋底做鞋子,手上、肩上几乎天天有伤,但是她依然坚持着服务。14岁那年,她跟着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学会了埋地雷。她说,别看我老了,可是现在还会下地雷。老骥伏枥,却心系党的事业。采访两位老人是在一个寒冷的下午,然而,这两位老人的眼神中却迸发出了不可浇灭的革命热情。因为,关于红色的信仰始终燃烧在骨髓,历久弥新。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李征李健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阳警方抓获盗窃古墓逃犯

本报讯(YMG记者百惠通讯员李国庆黄鑫)12月17日,涉嫌盗窃古墓的于某斌被莱阳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查获,他也为自己的...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