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到强转变,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 打开动能转换“主突破口” 本报记者 高少帅

烟台日报 2018-12-25 09:27 大字

不久前,在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上,烟台制造再次“抢镜”: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企业类和项目类大奖。全省三家企业,烟台独占两席,工业强市的风采再次闪耀全国。

制造业,历来是烟台的“标识符”,占据着烟台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当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致胜的“牛鼻子”,还在于制造业。在6月26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张术平对发展制造业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名企、名品、名产、名店支撑,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充满生机,推动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到强转变,实现制造业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全球知名。”

制造业,成为烟台打好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的“主突破口”,在烟台市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一组数据最具说服力:1-10月,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34亿元、利润633亿元,为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根本在于量质齐优的重点项目。”在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看来,制造业实现平稳运行项目支撑意义非凡。今年,上汽CVT自动变速器、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25个工业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库,占烟台市的67%。

原有项目加速推进、快马加鞭,新项目不断引进、层出不穷。放眼烟台,一批代表新经济产业方向的重大项目全力推进:成功举办2018烟台市先进制造业恳谈会,共签约项目11个,总金额62.9亿元。聚焦打造高端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总投资168亿元的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全力推进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新车型项目,年产能达到60万辆;打造新能源基地,加速推进总投资465亿元的海上和陆上清洁能源平台项目……

为确保更多高质量重点项目进入项目储备库,烟台市实行了项目建设系统性管理和动态化管理,研究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市级重点项目筛选提报标准,按照现代农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制造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民生类项目五大类别,对烟台市重点项目重新筛选调整,为新旧动能转换点燃助推器。

如果说项目储备,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核动力”,创新则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

激活制造业创新基因,首先在于强化创新载体建设。今年,烟台市成功召开全球创新动能大会暨中德工业设计中心启动仪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与腾讯云开展深入合作,成功召开首届“数字烟台”峰会,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及腾讯云(烟台)数字学院正式成立,并与莱阳市人民政府、烟台大学、好品山东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创新载体建设顺利推进,企业的创新“功力”开始显现:南山铝业、荣昌制药、招金集团三家企业获批山东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南山铝业、山东隆基、玲珑轮胎、中际旭创、山东舒朗5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南山铝业成为国内首家为波音、空客批量供货的企业;东方威思顿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服务项目被认定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9款车型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企业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在技术投入方面可以直观显现,今年前三季度,烟台市工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63.5亿元,同比增长10.6%。”刘福生说。

有了创新支撑,烟台的制造业也正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两化融合”步伐明显加快。

烟台路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是烟台市智能制造的代表。董事长陈国诗最引以为豪的是建立了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压铸造数字化车间,(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巨夼任教一年多

张荣起撰文/供图那天,家里来了两个年逾古稀的客人,我一时认不出。年长一点的先开了口:“老师,我叫柳忠彬,是你的学生。...

莱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