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武林,寻找那些往事 青岛与武术原来渊源这么深
半岛记者邢成博
我国有十大国粹,其中武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青岛也是无数发展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在600年前,武术就和青岛结下不解之缘,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全市共有20种拳术入选非遗项目,尤其是螳螂拳、孙膑拳、鸳鸯螳螂拳。在无数习武者的努力之下,武术历史的浩瀚长河中镌刻下了青岛的名字。
民间习武。
保卫家园
习武之风渐起
中华武术文明可以推及到远古时代,历经多个朝代上千年的发展,到明朝终于成为武艺集大成、大发展的时期,流派林立,各种不同风格的拳术、器械都得以发展,武术体系逐步完整。
而就在这个集大成的时期,青岛武术开始出现在史料中,根据市南区档案馆的资料记载,明朝政府为了抵御倭寇的侵袭在周边设置了两卫两所,但由于设防相对集中,倭寇的机动性很强,远水难救近火,所以,沿海渔民必须习武以求自卫。与此同时,当时设防的官兵义务为当地渔民传授武术,随着全真派在崂山的兴盛,不少百姓有难也会求助于崂山道士,张三丰就曾是百姓求助的对象之一,他亲手种下的耐冬在崂山盛放,是这段历史最好的佐证。
到了明末清初,为了反对外族入侵和文化侵略,大明遗民拉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他们组建了团体进行武术传播。其中,隐身于崂山华严寺的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落户于傅家埠的傅氏先祖等,都对青岛地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随着清政权的日益巩固,复兴大明朝已经不可能了,但习武之风却丝毫不减。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武术在青岛已经流行开来。崂山惜福镇傅家埠的傅士古,字商贤,自幼爱武,拜莱阳许青云为师,与莱阳地区的孙可扬、宋允通合称“胶东三杰”。当时民间有偈曰:“打得精,宋允通;打得强,孙可扬;打得武,傅士古!”其中傅士古精通气功和拳械,气功名为“仙人拱手”,拳术以短拳为主,动作简朴有实用价值。兴盛时,傅家埠一村就有拳房13处之多。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傅士古的传说,据说傅士古为人刚正,好打抱不平,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一个和傅士古有仇的有钱人,花重金到外地雇了两个有拳脚功夫的恶人,要收拾傅士古。傅士古事先得到了消息,他让拳坊的拳师和徒弟们先离开,他自己扮成一个看场子的门客。两个恶人前来打听傅士古在不在,傅士古假装道:“师傅出门访友去了,客人请坐,我烧水泡茶给你们喝。”说完舀上水,拿出一根圆木,运口气,大吼了一声单掌声劈下,圆木应声被劈成了两半。接着,他以掌代斧,咔咔地劈了起来,不一会儿,面前堆了一堆整齐的小木条。旁边两个恶人惊得目瞪口呆,心想一个看场的下人,功夫都如此了得,那他的师傅傅士古还不得单掌砍铜剁铁了?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赶紧找借口离开了,再也不敢来找傅师傅麻烦。
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1892年,章高元从登州率部来青,其驻守官兵大多是当年戚家军的后代。青岛地区的民众以民团的形式组织起来,跟随他们习武操练,保家卫国。也正是他们为青岛带来了“戚家拳”和“戚门十三剑”等宝贵的功夫遗产。
历经沧桑
辉煌过,也衰落过
1897年德军占领青岛,青岛武术的发展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停滞期,但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可以低迷却不会消亡。时局动荡不断,爱国人士也时刻准备着为国家而战,尚武时代武术从民间走向政府。
1911年,张石麟、宋铭之在青岛发起成立“中华武术会”,是青岛最早的武术组织,可惜没坚持多久就解散了。1919年,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率济南武术团来青岛,在馆陶路齐燕会馆进行多场表演,得到青岛武术界的赞同。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当时王子平等人的表演吸引了太多人围观,报纸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这引起了一位美国体育教师的不服,他找上门要和王子平比试,结果一出招便被王子平撂倒,恼羞成怒的他搬来德国大力士柯芝麦当救兵,在齐燕会馆里面对德国大块头,王子平沉着应战,打得这位德国大力士痛得哇哇乱叫,这让王子平的美名传得更远。
1922年12月,“山东省武术传习所”解散。应青岛武林人士之邀,省所的总教习韩愧生、教习王子平、杨明斋、常秉毅等国内著名武术高手来青岛定居,并于1923年在青岛齐燕会馆礼堂北面成立了“国技学社”,传授孙膑拳。同年,由王子平、沙吉福在芝罘路“三江会馆”组建“中华武术社”,先后在青岛部分中、小学校设置武术教习课,开启了武术从娃娃抓起的先河。受他们的影响,青岛本地的武术家钟瑞臣、刘殿魁、张克勤、张鸿福、齐奇海等纷纷办起自己的拳房,有力地推动了青岛地区民间武术的发展,也为武术从民间走向官方打下了群众基础。
1927年,国民政府把习武强身、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大事来抓,明令各省、市建立“国术馆”体系。1929年9月12日,由时任青岛市市长的马福祥担任馆长、李郁廷担任副馆长的“青岛国术馆”正式成立。1930年3月1日,《青岛特别市国术馆月刊》创刊,并提出“用国术的刀剑,斩断不平等条约的束缚;用国术的枪棍,打倒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这也宣告着武术纳入了政府管理的轨道。青岛国术馆刚建立时地址在齐燕会馆,随后搬到陵县路小学,但是始终无法满足武术研习的需求,于是1933年,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主持,通过社会募捐和政府拨款,在广东路1号建立起新的青岛国术馆。新馆占地3000多平米,有沙坑、单双杠、拉力带、石锁、石担等训练辅助器材。当时武术界名手杨明斋、高风岭、常秉毅、秘道生、尹玉章、纪炎昌、韩冠英等均在此任教。
国术馆的建立也很好地管理了各类私人武馆,让青岛武术事业空前繁荣,截至抗日战争爆发,仅青岛城区就拥有各种规模的国术教习所151处,特别是崂山一带,几乎各村都有武术教场。拳术和器械还走进校园,成为中学毕业会考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的优秀武术人才在全国大赛也是收获累累:193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国术4项冠军,1935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上,青岛武术获4项冠军。
然而繁荣的局面再度被抗日战争的深入而打断,抗日战争时期,广东路国术馆址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党征用,直到1946年才恢复,然而十年浩劫之后青岛武术已不复当年勇,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上,青岛选手已经从之前的四冠王变成无冠,只有秘道生一人获器械第二名。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建鹏少磊)10月11日15时许,莱阳市公安局河洛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村中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