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耄耋老人拿下六项发明专利 凯都社区居民刘羡塘见证海尔创业,退休后心系社会发挥余热

半岛都市报 2018-01-20 11:32 大字

刘老每日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时间看报纸。[党员风采]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杨

通讯员李宣

他1954年7月入党,如今有64年党龄;他是海尔集团创业时期的首席项目工程师,引进德国先进电冰箱生产线,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四星级冰箱;他退休后仍潜心科研与发明,拿下六项发明专利;他心系社会,发挥余热,热衷社区事务,常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他就是家住凯都社区淘金花园、今年已86岁高龄的刘羡塘老人。1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刘羡塘老人家中,听老人讲述起他的科研一生。

海尔生产线来青有他功劳

1960年,刘羡塘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从事导弹研究工作。1974年,他调到了青岛的国营前哨机械厂工作。“1980年我去日本考察学习,那里突飞猛进的工业发展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当时每天从家去机械厂上班要骑45分钟的自行车,我下定决心离开机械厂,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刘羡塘老人回忆道。

1983年,刘羡塘作为项目工程师参与到引进国外电冰箱生产线谈判中,并最终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技术,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四星级冰箱。刘羡塘认为,这一引进项目成功的关键就是坚持了高起点。在2014年青岛市档案馆举办《见证青岛开放30年》展览中,刘羡塘老人主动向档案馆捐赠和提供了当时电冰箱生产线引进改造图纸和他亲自翻译的《德国利勃海尔冰箱介绍》,以及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改造工程竣工报告,这也成为当时展出的珍贵展品之一。

退休后获六项发明专利

1991年9月,刘羡塘老人从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正式退休,爱好新产品研究的刘老没有停下搞科研的脚步。退休后23年的时间里,刘老获得了六项发明专利。为了节约水资源,刘老利用业余时间,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研究出了改进的节水型厕所冲便器,还获得了青岛市“十佳节水方案”第一名的好成绩。为了让记者更加具象了解这一研究成果,刘老在自己家中的冲便器上为记者演示了节水装置的效果。“搬到这里来,我发现厕所冲水器一次冲水浪费很多水,装上装置后,节水30%以上,冲水阻力减少40%以上,冲净效果好。”刘老自豪地说道。

据老人介绍,这些年来,在发明的道路上,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新的发明、新的成果。在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上,老人也出了一份力,研制出用于隧道开拓的滚刀刀片,虽没有投入使用,却也为工程建设起到了启发作用。刘老几十年倾心研究发明,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的妻子吕文光说:“他的爱好就是搞发明,所以一切的家务事都是我负责,让他能专心研究,搞好发明。我为他感到骄傲。”

为母校捐赠石碑教育后代

在老人家中的墙上,挂在醒目位置的一张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和老伴为母校莱阳一中捐赠的一块泰山石,为的就是感恩母校培养,勉励后代。”刘老向记者介绍道。记者看到石碑上鲜明的刻着“立德树人”四个大字,二老在2017年母校成立五十四周年之际,代表第一届所有校友将这块石碑送到了母校。

尽管已经86岁高龄,但作为社区年纪最大的党员,刘羡塘仍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刘老已有63年党龄了,在社区定期召开的党员大会上,除了有特殊情况外,他几乎是从不缺席。而且刘老经常为社区党建活动出言献策。”凯都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明庆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顶尖人才最高可获亿元资助

(上接第一版)每年选拔20名左右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项目资助。大事三.召开全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审议优秀人才奖选拔奖励办法2017年12月8日,烟台市召开全市深化人...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