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厢街道成为莱阳首个完成整体“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的镇街, 产业扶贫摘掉“穷帽子”

烟台日报 2017-09-05 09:03 大字

城厢街道原来有4个省定贫困村,现如今该街道成为莱阳率先完成整体“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任务的镇街。秘诀在哪里?昨日记者在该此采访时,两委成员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们采取因村制宜、精准滴灌、扶贫扶志的方式,立下了“第一年变样子、第二年摘帽子、第三年迈步子”的脱贫目标。

该街道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把好“常态化、制度化”方向盘,规范丰富支部生活、党员教育,强化党员队伍管理,提升履职能力。针对贫困村“没有思路不会干,有了思路不敢干”的情况,立足区位特点,以“以强带弱、中心村辐射周边村”为总体思路,成立东部新区联合党总支,充分发挥中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村级管理、综合治理、群众工作、集体增收等工作中,让贫困村“跟着学、跟着干、跟着走”,半年下来,各村两委提振了精气神,激发了工作思路,重塑了发展信心。

在贫困村,农村水利、道路和文化阵地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着群众生产生活。对此,街道千方百计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各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和整合各类资金450万元,实施各村了办公场所翻新、道路整修、自来水管道改造、文化广场兴建等工程,各村庄基础设施及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部实现了“五通十有”。“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贫困村的人苦惯了、穷怕了,虽然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很迫切,但要彻底增加群众收入,产业增收致富是治本之策。”城厢街道党工委书记蒋海华思路明确,理出了脱贫致富的新思路、新办法。2016年,凭借地处城区房地产发达的优势,整合四个村扶贫资金共计125万元,购买商业房产一栋,产权归四个贫困村共有,按出资比例对产权和收益进行分配,第一期9个月租金22500元已到账并按比例发放。吃到了“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甜头,今年,按照上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街道又利用拨付的60万元扶贫资金,购买德怡老年公寓精装房间3套,实行老年公寓返租托管方式,获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贫困人口脱贫效果。“四个贫困村均列入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根据全市最新出台的棚户区改造补偿政策,选取产权调换的按照原房屋面积的1:1比例进行置换,村民多数能得到一到两套房产,可住可租,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保障村民日常生活开支。对于鳏寡孤独老人,分到房子后,我们探索‘以房养老\’新形势,确保老有所养。”针对脱贫攻坚的长久之策,蒋海华介绍。

为更精准的实现全员脱贫,街道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联系贫困户”活动,由班子成员带头,精心选派76名机关干部,进村与184个贫困户联户,因户施策,筛选蔬菜加工等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道路养护、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通讯员龚安静YMG记者姜乾

新闻推荐

家庭琐事致同室操戈, 莱阳法院审结一起堂亲故意杀人案

本报讯(通讯员樊友泉周艳YMG记者任雪娜)近日,发生在莱阳某村的一起由堂兄弟之间的矛盾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最终宣判,案件导致一死一重伤、三被告分别被判刑的家庭悲剧。被告人王某好与被告...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