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轮驱动”跑出加速度

烟台日报 2017-05-10 08:07 大字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董新云李梦摄影报道

每天100多辆动车停靠、横穿莱阳,编织成一张连通全国的交通网,放大了城市视野,带动了城市活力。

恰如动车运行网,莱阳“经济列车”也编织出另外两张网: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业发展网,聚资源、卖全国的服务业发展网。“这两张网,立足本地优势产业基础,是确保莱阳实现进位赶超的重要布局。”莱阳市委主要负责人用一句话定调发展策略,“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莱阳着力打造工业‘升级版\’和服务业‘加强版\’,推动产业向集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中高端迈进。”何为工业“升级版”?莱阳的答案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膨胀壮大新兴工业,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走进位于莱阳经济开发区的盛华科技创业园,这个依托山东盛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足1年半的园区,首期项目还未完工,但已经与20多家来自美国、韩国、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精尖”企业达成入驻协议,未来他们的目标是打造莱阳百亿级产业集群、乃至国内一流的OLED产业基地。园区未建成便敢“夸下海口”,自信何在?该公司副总经理谢英言简意赅:“强大的智力支撑。”

创业园除了门口张贴的名称牌匾,还挂着一块珍贵的牌子:南京工业大学———莱阳先进材料院士工作站。这一工作站于去年5月揭牌,背后聚集着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100余位高端人才,他们是园区的“智囊”,也是入驻企业发展的“定心丸”。“院士工作站由中国有机光电产业领军人、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领衔挂帅,整个团队不仅会为园区提供先进科技、前沿信息和创新思维三重支持,而且其科研成果将在园区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整体提升产业档次和规模。”谢英介绍,全力引进智力,该园区还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张江药谷、西安204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起一个产学研共聚互融的创新平台。

创业园的运行模式,通俗可以理解成“大锅饭”。“它打破了过去同行是冤家的固执与隔阂,由各自为战转变为抱团取暖,实现政策、科研、人才等资源的整合,中小企业只需拎着技术入园,(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带电超人”匠心筑梦, ———记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室副主管李红新

4月30日,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全国劳动模范、10千伏等电位作业第一人李红新登上央视舞台,荣获《中国大能手》工匠榜样称号。《中国大能手》是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推出的一档以劳动者为主角的大...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