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白垩纪地质公园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层, 不同化石层位发掘区将呈现出“兵马俑式”坑道
晨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李梦赵楠摄影报道)日前,由中科院专家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历经近2个月的发掘,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2号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再次发掘出大量恐龙骨骼化石层。专家介绍,随着后续发掘工作的深入,不同化石层位的发掘区将呈现出“兵马俑式”坑道。据悉,此次发掘地点是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2号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馆的东侧。科考专家们在此破土、清理已挖掘出的骨骼化石表层,并对一些破土过程中断裂的化石骨骼进行拼接。现场可见已暴露出五个化石层,一层二层是青绿色、三层四层是红色、五层红得更鲜艳……层层有序、十分漂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对记者说,2号恐龙化石遗址保护馆是非常重要的发掘地点,他们此次在这里发掘了连续5个化石层,恐龙化石非常丰富,而且每一个层面都反映出当时不同的气候环境,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汪筱林说,从这些化石杂乱无章的排列方式来看,这一些恐龙化石群的形成与当时的河水冲积无关,而是突发性的灾难如泥石流等导致恐龙死亡,并将恐龙骨骼杂乱地搬运和堆积到这一区域,经过8000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目前的恐龙遗迹群。汪筱林还介绍说,在第五层,科考队继去年发掘了一只乌龟化石之后,今年又发掘了两只乌龟化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代表着莱阳的地下世界有更多瑰宝值得进一步探索发现。1923年,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发现恐龙化石。1952年,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棘鼻青岛龙”在莱阳发掘出土,对研究古地质形成、古陆变迁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莱阳也成为海内外古脊椎动物学家调查和研究古化石的重要地点。今年2月,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开园。该公园以白垩纪地球演化历史为主线,保存有完整的标准白垩纪地层剖面、恐龙及恐龙蛋化石、莱阳生物群遗迹等。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市卫计委开展“扶贫日”健康义诊, 免费查体18000多人,全市167家医疗机构参加
晨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仪明刚摄影报道)昨日上午,市卫计委在全市开展“扶贫日”健康义诊活动,市、县两级组织医疗专家,将健康送到了贫困群体的身边。“医生来到家门口给村民免费看病,真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