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莱阳惊现线装手抄古籍医书, 本报联系博物馆专家鉴定

烟台晚报 2016-08-18 07:27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方春明摄影报道)昨天,莱阳市农民张栗铭带着家里祖传的“宝贝”,从莱阳驱车一路疾驰赶到本报,希望在晚报的帮助下找到高人,“发掘”和“点评”出他家“宝贝”———《气门雪录》,一套手抄本医书的真正价值和用途。

张栗铭今年52岁,是莱阳市照旺庄镇北芦口村人。“这套《气门雪录》集子,是在农村老家的老房子里发现的,一共5本。从古籍的内容看,是一套中医医书,记录的是中医药方和治疗图谱等。”张栗铭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了线装手抄古籍,书的封面上盖有红色印章,隐约可看出“张记”。

张栗铭说,这套古籍应该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父亲活着的话,今年是78岁。这样,我的爷爷至少是100多岁了。”张栗铭说,他的爷爷早年贩卖药材,小时候家里还有称中药的小秤。

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闫勇仔细翻阅着这套古籍,根据作者身份、品相和书籍内容进行鉴定分析。“这套手抄医术古籍是保管完善程度比较高。从书籍内容上看,应该是抄录崇善堂的中医古方。”闫勇分析说,崇善堂是清朝嘉庆初年在南京创办的一家慈善机构。在战争年代,还参与到设诊送药、施米、冬赈等救济难民工作中。这样可初步断定,这套手抄医书的年代应该是清末民初。

闫勇翻看手抄古籍发现,卷面整洁,不少地方有圈点,书页内也有朱红印章。每卷约有三四百页,每本集子针对这不同门类的疾病,囊括了内科、儿科、妇科的药方等,病理和用药等都写得明确详细。“这套集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单单是抄录,其中还加入了不少自己整理的古方和心得,有自己的见解,还补充和替换上了咱烟台本土的药材,所以,不论从科学价值还是文物价值上看,这套书都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闫勇说。

(视频内容请见烟台网络电视www.ytcutv.com)

新闻推荐

我区将启动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本报讯(YMG记者于禛祎通讯员王勇)3月9日,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培训举办,莱山区派24人参加了培训,此次调查活动将于本月中旬开始进行,共抽取我区黄海路街道...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