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池塘怎成了秽物堆积地

大众日报 2014-11-23 02:56 大字

□本报记者鲍青

经“乡村文明行动”打扮一新的村庄,旧貌换了新颜。整体的美观,却因村边一个水塘“臭源头”,使多方行动成效大打折扣。这样的现象,就发生在莱阳市山前店镇宋家窑村。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204国道西侧的宋家窑村。宋家窑、李家窑、王家窑三村规模相似,位置比邻而居,彼村后往往即是此村前。宋家窑位于三村的最南边。

村庄在东南角修建了垃圾池,没有配备垃圾箱。垃圾清运车,隔三岔五便过来运走生活垃圾。村内修建了新的水泥路,以往脏乱差的环境得到彻底扭转。

但“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粥”。记者由南向北,径直到村落东北角。此处村容村貌虽和村庄它处别无二致,但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儿从微风中飘荡而来,久久不散。

村尾一户人家的主人告诉记者,这口池塘是村内知名的“臭塘”。因为这口池塘的存在,附近3户人家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两三年了,每年夏天都被臭味给熏死了。”据张大妈介绍,这口池塘的北侧,有李家窑村的几个养殖户。“都是养猪的,每隔几日,养猪户就把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往塘边上倒。”经过两三年的积攒,该池塘李家窑侧已经被腥臭的粪便和生活垃圾所包围。不少垃圾和粪便在重力作用下,已经缓缓沉到了池水中。因受污物和粪便的破坏,整个池塘水质恶劣,水体呈乌青色,气味腥臭难闻。“这个池塘太臭了,一到夏天更是臭得不行。实在让人受不了!”

池塘水体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庄空气,也连累池塘边3户人家遭受无妄之灾。张大妈屋东之前有一口水井,家里用水一直靠这口水井供应。但因为池塘水体恶化,地下水也变得越来越肮脏难闻。无奈之下,3户人家只得放弃地下水,到两三公里地以外的地方挑水运水喝。

张大妈告诉记者,她经常提醒其丈夫,要到“公社”(即山前店镇政府)去投诉。“这味道太臭了,熏得人整天头昏昏的。没有政府出面,问题很难解决。”

张大妈觉得,当地政府该进行统一规划,让这些养猪户们搬到远离村庄的地区。否则,只要养猪户们存在一日,池塘的水质就无法得到根本扭转,而整个村庄村容村貌也难以做到表里如一。

“领导也是不过来视察。要是领导能到现场看看,就知道村尾的环境有多差了。希望领导能亲自来看看,调查调查,想点儿法子解决这个难题。”张大妈如是说道。

新闻推荐

莱阳城建强力推进民生工程

□张士新李玲报道本报莱阳讯为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莱阳市建设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供水、供热、垃圾处理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他们实施了净化...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