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旌旗山“金猪之道”, □赵连峰撰文/供图

烟台晚报 2013-03-10 21:24 大字

莱阳旌旗山,系胶东名山之一,它的形貌就像一顶皇冠。古代帝王的礼冠,顶上叫延,垂在延前延后的玉珠串,分别叫做前旒子、后旒子。在旌旗山这顶皇冠上,位于“后旒子”东侧,有一条西北方向、宽约70米的柞栎林带,顺峭壁沟壑,直至谷底之下。这条宽阔修长的柞栎林带,在“延”的地方,朝东南沿“护龙岺”消失在峰峦叠嶂之中。这,就是旌旗山的“金猪之道”。

旌旗山,群峰环绕,谷深林密,自古进山异常艰难。人们渴望有一条宽敞的路,然而在过去,这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能寄托在神话故事中。传说,早年,山中一金猪首领带领一群猪崽奉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它们从旌旗山出发,朝东南走了一趟,到了海阳;回来后又朝西北走了一趟,到了招远。在这里,它们见到一条无名之河,水澈甘冽,便美美喝了个够。从此,河有了名字,叫“猪河”;道有了雅号,叫“金猪之道”。这条道路光秃秃的,跨越三地域,长百余里,宽约70米。“金猪之道”后来之所以变成柞栎林带,当地流传一个离奇的传说。唐朝的时候,董大伟在旌旗山“延地”建聚义厅,啸聚山林。此人身高马大,臂力过人,杀贪官,除强暴,劫富济贫。唐朝皇帝几次派得力官员前去招安,却无济于事。最后,唐皇只得派秦琼之子秦英前去征剿。可秦英深知,唐军虽兵多将广,怎奈这里山高林密,凭借天险,可攻可守,难以取胜。后来,秦英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假扮唐军中的一个头目,酗酒滋事,被杖责四十,逐出营帐。他投奔山寨,取得了董大伟的信任,坐上了山寨的第二把交椅,并很快摸清了这里的暗道布防,遂密令唐军偷袭山寨。

唐军将旌旗山包围得水泄不通,董大伟从晨曦血战至日暮,山寨火光冲天,“金猪之道”血流成河。这时,他身边只剩寥寥数人,退至主峰。翌日黎明,正当他准备以死相拼时,旌旗晓霁朦朦胧胧,唐军依稀看到半山腰摆出一字长蛇阵。阵容之威严,声势之浩荡,铠甲之光亮,真是空前绝后。将士呐喊着,步步逼近唐军。秦英摸不着头脑,不知是天降神兵,还是旌旗山的神灵相助,急令撤兵。董大伟欣喜若狂:“天助我也!”他边喊边到阵前拜谢,可见到的不是援兵,却见原先光秃秃的“金猪之道”上长出了葱茏茂密的柞栎。他朝天行了跪拜之礼,从“后旒子”“金猪之道”离开了旌旗山主峰,藏匿于峡谷之中,联络旧部,准备东山再起。

“金猪之道”上的故事颇多,如:“饮马湾的传说”,“金牛拉金耙的故事”,“石老人”等,这些故事不但在民间口头流传,有的还在史志有载。清代诗人宋琬曾在旌旗山结庐完成学业,写下《旌旗别业》一诗,留下了“结庐在山足,山势如垂斿”的诗句。雍正乾隆年间,御学先生赵玉骞,蒙难返里,隐居旌旗山,死后,乾隆御笔写下《老主童年少主师的匾额》,《莱阳县志》、《莱阳名人录》皆有详细备述。来旌旗山游览的人们,只注意二峰并足的屹立,苍松翠柏的雄风,青岩嶙峋的奇石,郁郁葱葱的栗林,泱漾碧水的龙湖,岂知“金猪之道”更是旌旗山中的一大景观。且不说它有动听的故事,柞栎枝杈的婀娜多姿,树干的亭亭玉立,就说从谭格庄镇小步家村到河洛镇于家岚村,十里之遥的柞栎林带,壮丽之奇观,就足令人们流连忘返的了。到了暮秋时节,严霜之后,红叶醉人。“红者为橡叶,黑者为漆髹”,诗人宋琬的这一诗句就是对晚秋柞栎美的描绘。

宽阔修长的“金猪之道”早已被人们开垦。种地,庄稼茂盛;栽树,柞栎茁壮,只是,栽松树不活,这已成为一个谜,笔者至今没听到什么科学的解释。“金猪之道”,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也是山里人虚幻的梦。2012年,当地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12华里的进深山、出峡谷的水泥路。这条路从杏花村翻越旌旗山主峰,沿“金猪之道”蜿蜒出山。这是一条亘古未有的路,山里人的梦想终于成真。

新闻推荐

姐姐全蕾钠:他像哥哥一样照顾我

全沾蓉姐弟两个,姐姐全蕾钠比他大三岁,现在泰安工作。“弟弟可本分,可老实了。”全蕾钠说,小时候有小男孩拉帮结派,弟弟从来不跟他们一起混。弟弟是个干事特别...

莱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