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莱阳瓜农变废为宝,通过发酵玉米秸秆种植出来的甜瓜上市早,甜度大, 科学种瓜"价"翻倍

烟台日报 2011-02-27 18:44 大字

本报2月26日讯(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高磊张元昕李庆盛摄影报道)

“老李,又来的比我早啊!”“那当然了,去年赚钱没你多,今年肯

定要超过你。”昨日早晨,天刚微微亮,莱阳市经济开发区大青埠村村民姜成龙和李坤晟便早早来到自家甜瓜大棚里忙活了起来,两人见面时,仍不忘互相调侃一番。

“去年,人家种植技术比咱好,卖的价格也高。”李坤晟说,做为邻棚的姜成龙去年一个棚收入了9万多,自己的棚和人家的棚一样大,才收入了7万多。“不过今年俺有信心,有了‘妙方\’俺肯定能超过他。”

记者顺着李坤晟手指的方向望去,三垄绿油油的甜瓜苗长势喜人,不过记者并没有发现有何“妙”处,便顺口问了句:“老李,你这甜瓜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坤晟神秘地掀开了铺在瓜秧下面的黑色塑料薄膜,“你看,全都在这儿呢!”

在这些塑料薄膜的下面,记者看到一层已经粉碎了的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经专门的菌种处理后,埋入大棚地下,然后再栽植甜瓜。这样一来,大棚内地温和气温都可提高2摄氏度左右,化肥农药使用量却减少了一半。”

李坤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秸秆发酵法种出来的甜瓜色泽好、甜度高、上市早,每亩还能增产30%。他的大棚有两亩地,一茬甜瓜便可增产4000斤左右,增收3万元左右。像他这样一个占地两亩的大棚需要玉米秸秆7吨左右,成本还不到1000元,曾经的废旧秸秆在他手里变成了致富的“宝贝”。“这技术是他特意到莱西等地‘取经\’学来的。”李坤晟笑着说,掌握了这致富的核心技术,他的干劲儿更足了。

村里还投资10万余元改善了水电,并聘请了技术人员来指导。现在村里用玉米秸秆发酵种植甜瓜大棚近20余个,年收入在100余万元左右。

新闻推荐

莱阳发放移民扶持款3861万元, 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本报3月20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孙俊蛟于建超崔潇文)近日,记者从莱阳市水利部门获悉,截至目前,莱阳共登记库区移民15296人,涉及12个镇街、85个村、5330户,...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