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蒋传南立誓为家乡振兴奉献余生 曾心系三尺讲台 今志在千里沃野

烟台日报 2021-12-30 06:59 大字

曾经心系三尺讲台,如今志在千里沃野。今年66岁的蒋传南成了海阳市朱吴镇的“名导游”,从第二小学退休后,本该享受悠闲自得退休生活的他上山下村,搬石块,铲泥土,修整古村落,为家乡上尹家村的发展发挥余热,尽心尽力。

对历史颇有研究的蒋传南退休后主动联系村委干部,承担起整理上尹家村村史的重任。“俺村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可惜历史记载不完整,有记载的也就四百年。”蒋传南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到处打听,四处搜寻资料。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蒋传南在村里发现一块石碑,刻有“石将军石敢当”字样,落款为“正统七年”。进一步研究考察后发现,上尹家村的村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洪武年间,由此可以断定这个村子有近700年的历史。

在整理村史的过程中,蒋传南还意外发现了几处古建筑,多方探访考证之后,确定是清朝时期有位上尹家村民叫蒋连举,在北京创立“天兴号”钱庄,发迹后的蒋连举乡情未了,为了光宗耀祖,兄弟五人在村里每人设了一个堂号,建设了四处规模宏大、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的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后来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完整。

鉴于此,蒋传南及时向朱吴镇党委建言献策,抓住当前“打造美丽乡村,建设魅力乡村”的契机,保护好上尹家的文物资源。他的建议得到镇党委的高度重视,并很快付诸行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上尹家村“返璞归真”,恢复了旧时的模样。共整修房屋30余间,一栋栋明清时期的古式建筑“旧貌变新颜”;砌河崖1000余米,清理河道2000多米,让“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情乡韵重新回归;照壁、牌楼等古典建筑和碾台、杵臼等原始道具悉数呈现……

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村庄,村里没有导游,蒋传南亲自上阵,把景点当成讲台,将一个个美妙动人的传说、一段段波澜曲折的故事、一位位血肉丰满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旅游者的眼前。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帮助村里发展特色产业方面蒋传南也是倾心倾力。

在查阅资料中,蒋传南注意到,最早在唐朝时期,有人采摘野生芊罗叶当茶饮用。蒋传南琢磨着能不能大面积人工种植芊罗,把芊罗变成朱吴镇的特色经济作物。随后,他拿出自家的口粮田作为芊罗栽植的试验田,研究芊罗的繁育技术以及芊罗叶的古法加工技术。蒋传南自筹资金,潜心研究,终于实现人工繁育芊罗。他免费提供种苗,组织村民栽植了30余亩芊罗,建成全省最大的芊罗种植园。芊罗园建成后,对游客免费开放,免费采摘,免费加工。

上尹家村地处山区,沙质土壤居多,透气性能良好,特别适合红薯、花生的生长。为此,蒋传南从外地高价引进优质的板栗薯、七彩花生种苗,试种成功后将种苗无偿发放给村民种植。

在蒋传南乡村情结和奉献精神的巨大感召下,很多学生主动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蒋海霞筹资为村里建了一个书屋,捐赠各类图书一万余册;学生尹晓明为村里无偿捐助十万元,用以古屋的修缮和河道的整修……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上尹家村被推荐“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试点”申报项目。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邵玉臣 周洪交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海阳战场泊村获评山东首批红色文化特色村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海玲通讯员杨丽晖)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共有50个村入选,其中...

海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