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居民心里暖烘烘 为民服务 一“网”情深 经历了多年的尝试总结,海阳市将15个社区划分成了156个网格,楼栋长62

烟台日报 2020-11-19 10:14 大字

网格员像闺女一样贴心

天气转凉,邵晓妮来到海阳市东村街道兴海社区王奶奶家,提前帮她找出棉衣被褥,清洗晾晒,把老人的生活照顾得妥妥帖帖。“大事小事都来帮我做,就像闺女一样贴心。”王奶奶动容地说。

邵晓妮是海阳市东村街道兴海社区的网格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在小区居民的家中,摸底排查、了解需求、排忧解难。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境遇的居民诉求不一而同,为了全面了解居民情况,邵晓妮挨家挨户走访,写下了厚厚的《民情日记》,一心装着居民的大小事。特别是对网格内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邵晓妮又当“子女”又当“家长”,帮助老人代购生活必需品、代办医保、疏通下水道等;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送学习用品、进行心理疏导……“网格”之中每天都在发生暖心事,处处都是浓浓的人情味,居民心里暖烘烘的。

邵晓妮的“网格”只是海阳网格化基层治理的一个单元。自2013年开始,海阳市便结合自身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理实践基础等情况,以“坚持预防为主、聚焦源头治理”的理念,直面问题和短板,将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在烟台市推行。经历了多年的尝试总结,海阳市将15个社区划分成了156个网格,楼栋长620余名,覆盖辖区居民6.5万户、14.6万人,网格化已实现全覆盖、无遗漏,为社会基层治理改革提交了“海阳方案”。

将城市社区织成“一张网”

“为把网格化管理做好做实,做精做细,我们正探索建立管理规范、服务到户、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网格下移,做到社区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辛宗明说。

将城市社区织成“一张网”,以网格为单元,网格员化身“办事员”,每天走访群众,全面掌握网格内人口数量、结构、弱势群体、重点群体等人口信息。走访巡查过程中,网格员、楼栋长还会主动发现治安隐患,提前预判并化解矛盾纠纷,将居民的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小问题变成没问题,推动城市治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环节前移。

“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采取的多是‘网格化+微信群’,真正与居民互通有无,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居民解决难题。”方圆街道城东社区网格员辛彦说,一部存满居民电话的手机、一个个时刻在线的“社区居民微信群”几乎是每个网格员的“标配”,居民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一句微信留言,网格员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诉求、解决问题。

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

为了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海阳市建立健全网格、社区、镇区街道、市四级问题处置运行机制,加强与组织、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的对接联系,做到了联动处置、联手治理,有效减少了部门间相互推诿、办理超期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社区镇街层面共协调处置居民矛盾纠纷380余起,帮助群众协调解决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物业服务、水电环境管理、垃圾处理等各类民生问题470余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一致称赞。

小小“网格”见情怀。一年来,海阳市收集各类社情民意786条,受理解决群众各类诉求740余件,办结满意率达到95%以上,完成了干部角色从“领导”向“社工”、服务方式从“间接”到“直接”、党群关系从“薄弱”到“坚实”的转变。海阳市社会公共安全、治安防控、城区品质让人耳目一新,开创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海阳市还将全面梳理优化城市社区网格,计划针对东村街道、方圆街道和开发区,做好城东、海天、海文、海韵和鲁古埠5个新增城市社区的网格划分和人员调配工作,推动新建社区网格化管理尽快正常化运行,形成人心凝聚、和谐善治的新局面。

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姜雅静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气温骤降 3天4人煤气中毒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吴明顺)近两日,烟台市受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由此引发心脑血管急症和煤气中毒情...

海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海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