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核电技术集聚高地,健全核能应用全产业链 以清洁能源助力高质量发展

烟台日报 2020-10-14 09:23 大字

10月的烟台,碧空如洗,白云如絮。

稳定、清洁、低碳、无污染的核电从海阳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今年海阳烟台市居民也将实现“无煤”供暖,远距离大规模核能供热的面积在稳步增长;海水淡化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

作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开放城市,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个核心城市之一,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烟台市近年来在清洁能源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高起点发展核能产业,对核能供暖、海水淡化、制氢、储能等项目开展研究,实现核电向核能转变,单一核能发电向多能综合利用的转变,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

核能应用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在海阳市三面环海的岬角东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海阳核电一期工程正将源源不断地将清洁电能送往千家万户。世界首批三代核电的建设运行,使烟台市走上了一条高起点的核能创新发展之路。

“海阳核电1、2号机组年设计发电量204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8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13.5万吨。截至目前,前三季度发电量共计157.2亿度;投运后累计发电量382.7亿度。”市发改委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张洁非介绍。

发展核电产业,烟台市的目光紧盯高起点、差异化。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喻向东告诉记者:“烟台市发展核电产业决不能跟别人脚后跟,要在延长核电产品线、发展核能综合利用等前人未涉足的领域做文章。”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全面投产之后十个月,即2019年11月,烟台市在全国首开核能商业供热先河。2019年的供暖季,50个小区的7000余户居民用上了核能供暖,供暖面积达70万平方米。海阳核能供热的突破,不仅实现了核能多元化利用,更为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城市用能形式转变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案。

记者从海阳核电获悉,他们将启动厂内改造工程,2021年冬季将供暖能力扩大到450万平方米,实现海阳烟台市核能清洁供暖。同时,海阳核电还在稳步推进核电机组远距离大规模供热相关工作,届时单台机组可具备3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

埋头健全核能全产业链

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减排承诺的重要选择。基于此,烟台市瞄准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为能源绿色转型增加底气。

近年来烟台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大力支持核电产业发展。

政策要落到实处,就需要打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通道,并形成集约效应。2016年8月,在烟台市主导创办了我国首家核电新型研发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并以此为平台,致力于将烟台市打造成中国核能产业新城,同时也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积蓄力量。一年后,国家能源局正式发文批准烟台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市发改委主任刘福生对记者表示:“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烟台市承担建设的国内核电领域首个综合性、全产业链创新平台。”

烟台市已集中培育了台海集团、顿汉布什、持久钟表、金润消防等30多家核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占全省涉核企业总数的70%。初步统计已给核电企业供货50亿元,到2023年可达到200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核电研发、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等较为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发展体系,同时规划布局莱山、海阳、招远、蓬莱等四个核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此外,以政策保障和装备制造业为后盾,烟台市目前已着手核能综合利用,核电小堆模块化制造、海水淡化已有“蓝图”。

“我们算过一笔账,未来十年,山东省内核能市场规模能达到400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过万亿元。”张洁非坦言,烟台市可持续发展核能产业的空间值得期待。

多种清洁能源全面发力

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深耕核能产业的同时,烟台市近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将目光转向“风光”等清洁能源。

张洁非介绍,2019年烟台全面清理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全年关闭淘汰落后化工企业174家,清理整顿石材企业618家,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6000多家,完成山东省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

“新动能”方面,据市发改委能源发展科科长郭小军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烟台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775.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738.9万千瓦,占总容量的41.6%,装机容量全省第一。”

据了解,目前,烟台市电网并网运行陆上风电342.4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主力机型已从千瓦级发展到兆瓦级,单机1.5兆瓦及以上的装机占烟台市风电总装机的95%以上。海上风电正在规划770万千瓦的14个风场,其中4个项目已通过山东省能源局组织的竞争性配置。

同时,烟台市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水面、建筑物屋顶等,规模化发展光伏产业。“目前,烟台市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累计达到125.6万千瓦,年发电量9.2亿千瓦时。此外,烟台市已投运生物质能发电项目11个,装机容量15.2万千瓦,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供热面积330万平方米。”郭小军说。

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通讯员 盖云杰 刘芳

新闻推荐

业务网上办 印章免费刻 海阳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活力

“现在办事不仅省时省力,政府还给我们提供免费服务。”27日上午,在海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宋王鑫刚领取了营业执照,就拿到了一张...

海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海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