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天巡逻都带上一桶水, 护林员老王说“消除火灾隐患能派上大用场”

今晨6点 2016-10-01 22:37 大字

负重30多斤满山跑,一天要走20多公里;骑摩托车巡逻山林900亩,消除300多个坟头的火灾隐患……清明前夕,记者来到海阳市凤城街道的山上,跟随护林员王川度过了这样的一天。

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阎婷姜雅静王波摄影报道

车筐里总是备有一桶水

王川是凤城街道的一名护林员,也是防火队队长,负责凤城街道鞠家安村龙爪山和芝芳村神童山约900亩的森林区域。上午6时,天刚蒙蒙亮,王川已经早早吃过早饭,推出那辆布满尘土的摩托车,开始了每日的巡逻。“这辆车也不是啥地都能到。一般我都骑行到山下,再徒步爬山。”王川说,为了保护山间的每一棵绿树,他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巡逻几圈。其中,遇到崎岖地形,只好背上灭火器步行,如此,在负重30多斤的情况下,一天要行走20多公里。

在摩托车车筐中,记者注意到有一桶盛满水的水桶,颠簸路上,它随之起伏。“这桶水我一年四季都带在身边,消除安全隐患时能派上大用场,用完后就要及时灌满。”王川说。

3分钟扑灭了一次明火

一路行走,边说边聊。可就在这时,山间一缕烟柱缓缓升起。“不好,起火了!”看到眼前情况,王川条件反射似的跳上摩托车,加上油门便向火源赶去。不到5分钟,他便到达地点,迅速解开皮绳,背上灭火器,戴上头盔,冲进烟雾中。这时,凤城街道片长、防火队、机关干部、建设村村民等近30人已经迅速赶来,用了3分多钟便将火完全扑灭。“应该就是在这个坟头起的火,鞭炮纸屑一看就是刚燃放的。”王川随即和身边的机关干部以及海阳市林业局防火督查人员研究起来,经查实,这里是凤城街道建设村望石山上的坟地,这起火灾正是村民上坟放鞭炮引起的,所幸护林员巡逻、瞭望及时发现,街道机关干部和建设村防火突击队反应迅速,扑救及时,没有烧到附近的树木。打开灭火器、冲上火源……短短的几分钟,记者能够感受到扑火现场的紧张气氛和护林员的不易,每位护林员要背着30多斤重的灭火器快速到达、快速扑灭,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在灭火时,护林员都置身浓烟中,氧气含量很低,加上戴着头盔,连呼吸都感到不适。

清明时节一连十多天不能回家

火情控制后,王川摘下头盔,头发已经全湿了,脸上渗出的汗水夹杂着烧焦的草灰,戴头盔裸露出的皮肤和脸部原本肤色呈现明显差别。“每天风吹日晒,甚至在火苗、浓烟中穿梭,哪个护林员的面容都跟我一样。”来不及擦汗,王川又仔细巡逻草丛中有没有飘出的火星,并用脚踩灭火星,用土覆盖,确保不发生二次火灾。“平时这些小打小闹都好处理,清明节当天却是要忙得脚不离地,顾这头顾不了那头,灭火器整天都不敢关,一直是运转状态。”王川回忆说,每年的清明节村民都要上坟烧纸,天气干旱少雨,山上的荒草遇上火星就会起火,防火形势最严峻。为了保证清明节当天没有火灾发生,王川需要赶在村民上坟前提前到达。“早晨5点半就开始在山上转,慢慢上坟人多了,就得每个坟头挨着转。”王川介绍,他巡逻的区域中共有300多个坟头,待每户村民上坟后,他都要挨个用灭火器吹灭周围的火星,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即便如此谨慎,却依旧有看不住的时候。有一年,多处荒草中同时窜出火苗,王川忙得满山跑,挨个扑灭,特别考验体力和耐力。“因清明节期间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我们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在山上吃点凉饭草草打发,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有时连着10多天都不能回家。”王川说,从他们集中食宿,24小时值班的那天算来,自己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回家了。

王川只是海阳市护林员的一个缩影。他们每天奔走在山间,默默地付出,只为保护山间的那一抹绿色。

新闻推荐

“传承胶东红色文化”报告会走进海阳

本报讯(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刘永顺)15日,由共青团烟台市委、烟台市关工委主办、共青团海阳市委承办的“胶东红色文化报告会”先后在烟台轻工业学校和...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