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烟台成胶东龙头文化城市, 并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排头兵

今晨6点 2014-01-06 23:22 大字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名片。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么艺术则是城市的激情,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文化,就会变成干巴巴的建筑物堆积,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艺术的滋养,也就没有了激情。回首2013,文化,给了烟台人太多的欢欣鼓舞。一年间,烟台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张崭新的国字号城市名片、一批新的“烟台好人”、一次全民行动的胶东红色文化弘扬、一场轰轰烈烈的十艺节文化盛宴……烟台,我们身边这个温暖的家园,已然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排头兵,已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然是胶东文化龙头城市,已然是温暖的好人之城。回眸2013,烟台“大文化”扑面而来。

YMG记者德强刘晋摄影报道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烟台“新名片”

“崆峒踞左,之罘横前,俯临渤海,镇齐接燕。吁嗟群夷,蚕而食之,唯台岌岌,一石岿然。谁守此者,保有万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浙江人林丙修刻于烟台山燕台石

中国政府网8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烟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这标志着烟台市成为中国第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园林城市”、“环保城市”等由国家相关部门命名所不同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命名。可以说,“历史文化名城”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品牌,也是一张“国”字号的城市“名片”。这张“金字招牌”是对烟台保护传统基业、延续历史、传承文明、建设文化名城所取得突出成绩的肯定。

在国务院的批复中说:“烟台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近代建筑集中成片,街区特色鲜明,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市文广新局文物科负责人表示,申报看似简单,但过程非常艰辛,国家评估组要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五个方面进行评估考核。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作为山东半岛的桥头堡,古代海上之路的重要坐标,烟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至新石器时代的白石村遗址,近到清末开埠建成的烟台山近代建筑群,这些都是烟台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以上五点已然兼备。“好,很好,这是一个大好事。”在知道烟台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后,72岁的烟台民俗学者安家正连说三个“好”字。“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还能提升市民的文化高度。”“烟台本身就有不少荣誉,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又为烟台增加了文化内涵,这对整个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引擎。”安家正表示,文化因素的介入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内涵,丰富经济架构,有助于发展烟台市的文化产业。

74岁的所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春钺则表示,“把所城这座古城当做聚宝盆,建好军事博物馆,恢复四合院,何乐不为?”在2007年的一次市政协大会上,市政协常委,鲁东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俞祖华就曾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此,他说:“烟台已经有很多城市名片,但是还应该争取另外一张能代表烟台文化品味和内涵的名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人文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延伸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经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唯一一张国字号名片,能充分体现城市的整体竞争水平。文明烟台、魅力烟台、美丽烟台再次升级。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城市就没有了灵魂。而历史文化的变迁、城市发展的脉络,又都凝固在一座座老建筑、一处处文物上,所以,可以说,保护老建筑和文物,就是保护城市的灵魂。在这方面,烟台做得非常出色: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正是带着这样充实的灵魂,烟台走上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

更可贵的是,烟台成为“名城”不是为了争名,而是为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历史文脉的传承,为了文化的源远流长。

全年新开工文化产业项目185个

亿元以上项

目33个

2013年,烟台市加快推进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胶东文化广场、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东和文化产业园、烟台网络电视台、报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中央财政扶持广告业试点园区、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1个省级重点扶持广告产业园区,在促进创

新成果产业化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投入6亿多元编织“文化烟台”设施网络进一步升级。莱山区五彩文化广场、牟平区文化中心、福山区王懿荣文化广场综合展馆、海阳市凤城文体中心等一批高档次的县域公共文化设施

建成并投入使用,让“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触手可及。

2013年,莱州工艺品集团被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该公司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莱州草辫技艺”重新发扬光大。

胶东红色文化引领文化“龙头”

“横空出世地雷战,石乡雷声响连天,胶东儿女骨气硬,炸得日寇心胆寒!”———烟台市吕剧院创排的大型现代红色吕剧《石乡雷声》唱词

“海阳地雷战”、“杨禄奎事件”、“雷神庙战役”……这些烟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红色大事件支撑起烟台悠久的革命历史,也被艺术工作者搬上了舞台。虽然这些只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一点,但以点概面,作为胶东文化发祥和发展主体的烟台,特别是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起源早,对革命的贡献大;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多,工作和战斗过的重要历史人物多,既是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12月15日,“胶东红色文化第一戏”《烟台山》喜获兰花奖,《烟台山》原名《烟台山作证》,是市吕剧院众多演职人员在市文广新局指导下,为纪念“杨禄奎事件”、发掘烟台“红色文化”,几经讨论确定选题并几易剧本最终创作而成。“在没有解放的年代,外国人撞死个中国百姓是太平常的事情。正因为我们做了主人,在党的领导下,爷爷的事件才能得到圆满处理。党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爷爷的后事,也拯救了我们这个家庭。”杨禄奎长孙杨淑惠说。而亲历者李万槐更是提出一个请求,在烟台市吕剧院编排的《烟台山》公演时,亲自到现场再度感受那段坚强的抗争岁月。市吕剧院院长夏文森和主创王明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夏文森认为,《烟台山》再现当年发生在烟台的那段红色历史,激发观众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而对于另外一出胶东红色文化大戏《石乡雷声》,则处处体现着一种“山海精神”,像岩石一样的风骨,像大海一样的胸怀。作为编剧和导演的市吕剧院副院长王明月则说,《烟台山》和《石乡雷声》都是红色吕剧的积极尝试。《烟台山》说的是“杨禄奎事件”,《石乡雷声》说的是家喻户晓的海阳地雷战,故事在一个虚拟的“石家村”中展开,妇救会会长于素兰担纲主角,她的丈夫石玉虎是抗日爆炸队队长,通过玉虎娘、儿子亮亮、老村长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人在面对日寇入侵时的胆识和气魄,“讲述地雷战的故事,但是重点却是在突出人,突出人的精神,突出胶东人、海阳人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精神……”王明月说。

延伸

其实“胶东红色文化”在2012年就曾在烟台文化工作会议上被提出。在那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张江汀指出,要以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为目标,加快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弘扬坚定信念、献身事业的革命文化,打造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载体、富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景点、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文化精品,锻造“红色文化”品牌。

不可否认,当今区域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持久的竞争力。

市吕剧院创作的《烟台山》获兰花奖。

新闻推荐

送朋友回家车祸身亡朋友被判赔偿六万元

YMG记者张韬通讯员刘程孙小俊本报讯邹某帮同村朋友陈某请客吃饭,事后又好心送陈某回家,结果路遇车祸,不幸丧生。为追索赔偿,邹某父母将陈某告上法庭。历经...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