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民”歌嘹亮
(上接A1版)去年就有346.35万人次获得医药费补助25533.99万元。
“新农合、药品零差价、先诊疗后付费,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大王庄中心卫生院院长刘永军说,卫生院2012年的门诊量比2011年增长了3倍多,而业务收入增长却不多,就恰恰说明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真正是让利于民,群众就医负担确实是减轻了,“以前不舍得住院的农民现在也愿意住院了,这防止了农民把小病拖成大病,带来的正面效应无法估量。”
社会保障提标——— 困难群众生活从容自信了
1月6日上午,凤城街道东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孙梅,为家住官寺小区的任学禹老人送去了600元的2012年度残疾人生活补助。拿着这笔钱,任学禹和老伴尚秀珍激动地说:“有党和政府的照顾,俺俩可知足了。”
86岁的任学禹,14年前因意外摔伤股骨头,失去了行走能力,两位老人的生活靠街坊四邻照顾勉强维持。2012年,社区居委会为两位老人办理了低保、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还为任学禹申请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助。
民生保障,承载着城乡困难群众的幸福生活,也始终是市委、市政府的牵挂。2012年,莱芜市将社会保障工程作为一项造福百姓的重要民生工程,从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入手,惠及了万千城乡困难群众。
一年来,全市共有14.5万人次领取6456万元城乡低保金,16.5万适龄人员领取养老金13922.45万元。
尚大娘从枕头下摸出一个红色的存折,上面记录着她家这一年来的收支情况,而变化最大的是城市低保补助金比上一年每月提高了100元。
孙梅接过存折告诉记者,两位老人除享受政府发放的各项保障金外,每月还能享受到社区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的50元生活补助,“这样算下来,她俩每月实际收入有680元,保障基本的生活没有问题。”“吃饭生活有补助,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摊上这么多好事,俺心里甭提有多舒坦。”尚大娘接过话茬说。
就业体系建立——— 就业困难人员找到饭碗了
“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帮俺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俺和孩子挺知足。”家住外贸小区的颜梅,是一名城市执法协管员,对于每月1100元的固定收入,言语中流露出幸福的满足。
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单亲妈妈颜梅来说,的确来之不易。2011年,从单位下岗后,颜梅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为摆脱生活窘境,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找工作赚钱养家。可40岁的年龄,经常让她处在两难境地。
2012年,颜梅意外得知莱芜市正组织公益性安置就业岗位补充竞岗。她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报了名,并一路经过指导培训、笔试、面试后,最终成了一名城管协管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建立多层次、面向全社会的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达2.28万人,帮助2.17万城镇居民实现就业,2.7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民生是稳定之基,是和谐之本。2012年,市委、市政府还相继实施“安居工程”,使城乡1760户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实施54个校舍安全改造工程项目,有效改善了城乡孩子的上学条件;实施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3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8.45万农村居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让市民分外心热。
坚持民生为先,每年年初谋划新一年的“民生清单”,让市民幸福指数伴随经济增长一路上扬,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倾情民生的头等大事。2013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困难群众保障、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提高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列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
一组组简单的数据,让一张张因生活困难而愁苦的脸上有了笑容。这笑容,因为有了生活的希望而分外灿烂。
新闻推荐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各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区委组织部以项目化的理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立项实施了19项“党(工)委书记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着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打...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