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的万家灯火,是他们送来的

今晨6点 2011-11-29 01:16 大字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在海岛还是高山,有这么一群人,总穿梭于城市乡村,守护着万家的璀璨灯火,这是电业基层员工的真实写照。日前,记者分别在供电和变电两个供电节点体验了电业员工繁忙的一天。

YMG记者刘军通讯员马学利摄影报道

风雪中,他们抢修在野外第一线

11月23日,蓬莱降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伴随着六七级的西北风,最高气温从13度急降到了5度,最低气温则到了冰点的零度,街上变得稀疏冷清起来。越是此时,总有人越是忙碌,蓬莱供电公司刘沟供电所所长黄涛就是其中一位。

8点10分,在所里值班的黄涛吃了早饭,95598客服调度电话传来了命令:“10千京海线利昌支的冷传玉海参育苗场客户变压器令克上端反引线断,请迅速组织抢修。”

“姚景昆,你赶快联系调度办理事故抢修工作票,许惠大、林建武,准备工具和材料。”黄涛一边安排工作一边填写着抢修表。

“黄所,你可得帮帮我呀,我这批海参苗刚育出来,正处于保苗期,停电时间一长温度保证不了,这批苗可全完了。”蓬莱一家育苗场的场长冷传玉又将电话打到了黄所长这里。

“放心,我们10分钟就到。”黄所长带着技术员和农电工冒雪驱车直奔海参育苗场。

海参育苗场位于刘沟镇村,离海边仅有50米。8点30分,黄所和抢修人员到达现场。一下车,西北风从海面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刀割般的疼。做好安全措施,8点40分,许惠大开始登杆作业。

“把身体转到背风面,打好安全带,注意铁鞋不要打滑,一定要注意安全。”许惠大的身后,是黄所长的叮嘱。每逢恶劣天气,黄所长都会在现场盯着,这样他才觉得安心。

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许惠大到达故障点,打好安全带,固定好自己后,开始拆除刮断的旧反引线,重新打新的反引线。从海面上直吹来的风雪不一会儿就将他全身衣服淋透,虽然身上穿得挺多,但脚腕上一层薄薄的袜子却起不了什么作用,一会儿就冻得麻木了。

9点,当许惠大完成作业回到地面,脱下脚上的铁鞋,一个趔趄没有站稳,原来脚腕已经冻麻木了,工友搀扶着他活动了好久才恢复正常。

黄所长向调度报告故障处理完毕,请求恢复送电。此时,时间是9点5分。一旁的育苗场场长连声说:“没想到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供电。海参苗保住了,太谢谢你们了!”

巡视变电站每天要奔波220公里

李国辉,是变电运行工区操作二队四班值长。昨天,他按照前一天的调度安排对变电站中的一条线路进行断电。要断电的是福山一条线路,控制这条线路的变电站却在门楼镇,距他所在的幸福变电站20公里。

李国辉上车直奔门楼镇的崇义220KV变电站。这个变电站的设备非常先进,按钮替代了记者印象中的“输电闸刀”。一番操作,李国辉走进控制室拿起电话,拨通了调度室:“崇义站13号线路已断电,请确认。”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李国辉顺便巡视了这个变电站。

在往回返的时候,他们顺道又临时巡检了福山220KV变电站,并对这座变电站的主要设备进行了测温和数据监测。

变电运行工区操作二队队长张银川介绍,他这个队负责23个变电站的日常维护,“这些变电站分布在全市各个县市区,最远的在海阳市,所有变电站巡视到,行程约220公里。

新闻推荐

送完家具又邀受灾户到家过年, 本报“幸福联盟”继续启程,爱心市民组团到海阳为小丽圆“生日梦”

昨天,“幸福联盟”晨报新春圆梦行动继续启程。本报记者与社会爱心市民兵分两路,一路由爱心人士自发组成“圆梦团”驱车海阳市朱吴镇农村,为一名12岁的...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