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里走出“巾帼文明队”

烟台日报 2011-03-20 19:30 大字

YMG记者 耿晶 通讯员 刘璐 丁正霞

170多名妇女活动积极分子,既能打起安赛腰鼓,又能带动同村妇女致富,同时在村里树起了文明新风。她们不是别人,就是海阳市石人泊村的“巾帼文明队”。

杨素珍、邓介珍、徐秀珍、成素洁、王同叶、姜进芳、王秀芹……在巾帼们的带动下,村里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喜人景象———勤劳致富的多了,懒散落后的少了;学法守法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多了,乱堆乱放、破坏环境的少了;邻里友爱、家庭和睦的多了,邻里不和、吵架斗嘴的少了。

唱唱跳跳建起来

石人泊村位于海阳经济开发区烟凤路边,2200多名村民里有妇女900多人。2002年,响应上级妇联号召,由石人泊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素珍发起,村妇代会主任邓介珍协助组织成立起一支由30名妇女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的“巾帼文明队”。

文明队的活动内容最早以文艺演出为主,但在以务农为主业的妇女们看来,唱唱跳跳并不是自己的“专长”。从观望、参与到融入其中,最初30多人的“巾帼文明队”,发展到现在170多人的大队伍。

2005年,村委投资80多万元,把老村委办公大院修缮一新,更名为“石人泊村文化大院”,作为巾帼文明队的活动场所,并为文明队添置了音响、队服和腰鼓等。从去年开始,巾帼服务队专门聘请了海阳市老干部局副局长李淑品作为长期健身教练,如今健身舞、太极拳、木兰扇、韵律操、安赛腰鼓等都成了巾帼文明队的拿手好戏。

自从成立以来,巾帼文明队先后在本村汇报表演20多场。随着巾帼文明队的名气越来越响,她们经常参加海阳市里的各项健身比赛。

带动妇女富起来

为帮助妇女增收致富,巾帼文明队积极组织妇女劳动力向周边企业转移。忠美制衣有限公司、恩怡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巾帼服务队经常组织村里妇女考察的地方,文明队实际了解企业的各项用工待遇,然后再牵线搭桥帮助妇女就业。杨素珍介绍:“年轻的妇女,队里就介绍到毛衫厂服装厂织毛衣、缝合毛衫,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中年人就到工厂的后整车间做包装工,一年也能收入1万多元;年龄再大的,身体不好的,到工厂上班不方便,巾帼文明队就联系厂家,把毛衣送到户,在家里给毛衣钉扣子,剪线头,一年也能收入三四千元。”这些年来一共为村里的400余名妇女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针对村里有半数妇女从事大棚种植、畜牧养殖的实际情况,文明队请来海阳、莱阳、烟台等地的农业、果业、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标准化种植、果蔬栽培、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文明新风树起来

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撑。组织妇女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新农家,就成了巾帼文明队重要任务。在她们发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全村评出和谐家庭、平安家庭、致富家庭、学习家庭、绿色家庭五类文明家庭100户。

邻里纠纷、家庭不和,妇女特有的耐心、温情,可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文明队抓住每天在一起开展活动的机会,发现有夫妻失和、婆媳之间有矛盾、邻里出现纠纷的队员,就有意识接近她们,进行说和工作。村里有名妇女,因为当年婆媳分家产生分歧,6年没登婆婆家的门。参加文明队后,通过队员们的教育影响,她本人觉得自己的行为与文明队不相称,去年主动与婆婆和好了。队里趁热打铁把她家评为“和谐家庭”,对她触动非常大,现在已是公婆非常满意的好媳妇。

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文明队把村里“好婆婆”、“好媳妇”的事迹编成三句半、数来宝、小品等在村里进行演出,演身边人,唱身边事。村里老百姓“乐呵”了,也接受了节目里的那些文明事儿。2007年,石人泊村被省妇联评为“山东省巾帼示范村”、“山东省家庭建设先进单位”,石人泊巾帼文明队也被省妇联评为“山东省巾帼文明标兵队”。去年,石人泊村又获得了“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巾帼文明队功不可没。

新闻推荐

放大海洋资源优势 打造蓝色经济先行区

中共海阳市委书记王玉波今年是海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奋力攻坚年”。海阳市将牢牢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依托230公里的海...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