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出一片新天地
■聚焦“两新”工程
“拆”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记者 康与民
编者按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调度督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前不久,记者参加全市“两新”工程现场观摩会,耳闻目睹,感触很深,写出系列报道《“拆”出一片新天地》、《“建”出美丽新家园》、《“住”出美好新生活》,从“拆得动”、“建得起”、“住得好”几个侧面反映“两新”工程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为又好又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能拆才能建。“两新”工程建设能否实现拆建结合,腾挪出发展,重点是拆迁,难点也是拆迁。全市各区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结合各地实际,探讨了许多新路子、新办法,实现了自愿拆迁、和谐拆迁。
对比算账让群众拆得放心
拆迁不找评估公司,全凭老百姓心里一杆秤。
莱城区凤城街道孟家庄村拆迁有个怪现象,没有挨家挨户进行评估测量。刚开始,也聘请了市里一家评估公司,结果是越评估矛盾越多。后来,村两委研究出一个方案,即根据村居的情况把全村房屋分为三类: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住户条件差不多,归为中等类;百分之十五的住户条件较好;剩下还有百分之五的贫困户。
这样做的前提是不能斤斤计较,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矛盾,照顾了弱势群体。因为按照专业公司的评估结果来拆迁补偿,村里的贫困户大都住着土房子,并且面积小,拆迁补偿后根本就住不起新楼房。“讲原则,更讲人情。”村支书亓允平多次在大会上说,“旧村改造,要让贫困户受益。旧村改造是个机会,我们不能让贫困户继续过苦日子。”
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和收入账。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拆迁户,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达到人性化拆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
钢城开发区辖区内的七个村经济基础差,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对拆迁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存有顾虑。对此,开发区算账对比。比如,北田庄村共有420户,占地267亩,拆迁后可腾挪出耕地180亩,能够争取获得各级政策补助资金2760万元。而拆迁补偿,平均每户约4万元左右,完全能够解决拆迁费用问题,从而解除了群众的顾虑。
优惠政策激励让群众主动拆
拆迁难,往往难在政策落实不够。
在“两新”工程建设中,各地用足用活拆迁政策,并且结合各地实际,出台许多新的鼓励政策,有力推动了集中居住区建设。
莱城工业区专门研究出台了激励政策:对拆迁后能够复垦的36个村,执行市里的政策,每复垦一亩耕地补助10万元;对拆迁后不能复垦的33个村,每拆迁一宅补助村集体2万元,用于拆迁安置。
为实现快拆、稳拆,结合村里的实际和外地先进做法,(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万京华 鹿振林在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有许多村民为争支部书记和主任的位子而动用种种手段。但前不久,在凤城街道董花园社区,当了20多年支部书记的谷玉武却主动让出了支部书记、...
海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海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