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孟家庄“无震荡拆迁”

莱芜日报 2010-04-17 00:52 大字

旧村改造,是当前农村工作“最难”之一。因为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不少村在拆迁过程中因相互攀比、斤斤计较而举步维艰。然而,在莱城区凤城街道孟家庄村,拆迁工作讲原则,更讲人情,创出了———

孟家庄“无震荡拆迁”

本报记者 康与民 鹿振林

走进孟家庄村,眼前一亮。孟家庄新建的安置小区“和谐家园”,整洁而美丽——— 橘黄色的墙体如同阳光,醒目而时尚;绿化带中青草绿树随风轻摇,带来无限绿意和生机;楼顶是统一安装的太阳能,一百多米的沿街楼,像胳臂一样把居民楼揽在怀中。

70岁的老人亓聚合,正坐在家中宽大的沙发上看电视。午后的阳光透过中空玻璃,洒在宽敞的客厅里,暖意十足。记者问:“现在的生活怎样?”亓聚合笑着答:“好,真好!没想到住楼这么干净亮堂。”去年,孟家庄旧村拆迁改造,亓聚合和老伴第一批住进新楼。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住90平方米的小户型也很宽敞。按照村里的拆迁补偿办法,亓聚合家一分钱不花,还得到了14800元补偿款。

村支书亓允平笑着说:“以前,老亓是对村两委意见最大的人,现在到处说好。”

拆迁不找评估公司,全凭老百姓心里一杆秤

孟家庄村拆迁有个怪现象,没有挨家挨户进行评估测量。刚开始,也聘请了市里一家评估公司,结果是越评估矛盾越多,一家一个样,村里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终止评估。支付给评估公司应付的费用,打发人家走了。

怎么办?还得拆。村两委研究出一个“孟家庄式拆迁方案”,即根据村居的情况把全村房屋分为三类: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住户条件差不多,归为中等类;百分之十五的住户条件较好,剩下还有百分之五的贫困户。

这样做的前提是不能斤斤计较,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矛盾,照顾了弱势群体。因为按照专业公司的评估结果来拆迁补偿,村里的贫困户大都住着土房子,并且面积小,拆迁补偿后根本就住不起新楼房。

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后,提交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亓允平在大会上既讲政策,又讲民情,苦口婆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汶川地震我们能捐款,我们本村的老少爷们住不起房子就不能帮一把?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兄弟爷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相互谦让一下,不要你多了一间屋他少了一间房的斤斤计较,抬抬手什么都好办。我们不照搬别村的做法,也不找评估公司,全凭兄弟爷们心里一杆秤,只要适合我们孟家庄村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最终,全体与会人员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表决通过了孟家庄村《旧村改造拆迁方案》和《旧村改造补偿方案》。

方案通过以后,孟家庄组织了一支专门的宣传工作组,由村议事会的会长、德高望重的老书记和部分党员组成,他们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

人人知情,全村参与,孟家庄的旧村改造工程迅速启动。

“孟家庄式拆迁”:讲原则,更讲人情

村民亓顺增家庭困难,老伴精神不好,孩子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一对穷病的老两口,加上几间破房子,眼看要把孩子的婚事拖黄。亓顺增家还不在第一批拆迁范围之内。怎么办?村两委研究出一个方案,让亓顺增和拆迁户秦成新调换住宅。村干部找到村民秦成新做工作,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科学发展 强区富民制定政策 调度督查 完善机制 公开透明莱城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让百姓满意

本报讯(通讯员 纪荣军)近年来,莱城区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将其列为全区重点工作和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明确工作制度,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资金,充实工作人员,确保了建设任务的落实,目前,莱城...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