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1项“国字”金牌映亮红都大地

延安日报 2011-04-29 21:30 大字

(上接第一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74.18亿元和5.65亿元,增长30.3%和18.42%。“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7%,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去年经济总量比2005年翻了一番,人均超过13700美元。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是“十五”末的4.2倍和4.1倍,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稳居全省前列,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连续六年跻身于“西部百强县”和“陕西十强县”行列,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15个经济管理扩权县之一。

工业经济带动有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石油工业的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充分显现,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境内原油年产量保持在400万吨以上,永宁、西区两个采油厂五年产销原油突破1000万吨。全县以石油工业为支柱、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等为补充的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县域工业步入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新阶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1.5倍。以果业、草畜业、设施蔬菜和小杂粮为重点的农业产业迅速壮大,果园总面积达到11.4万亩,养殖专业户达到1673户,大弓棚总量达到

7671棚,劳务业成为一项新兴产业。旅游产业起步发力,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加速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并重、整体推进的思路,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相当于“十五”的5.3倍,在交通、水利、教育、市政等领域兴建了一批多年想建而未建成的重大项目,极大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规划面积由5.4平方公里拓展到16.4平方公里,城北文教区、城南工业区、城中行政商贸区的县城功能区划已经成型。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竞相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新建、改造或搬迁自然村548个,一半以上农民住进了新居。五年水电路讯沼等方面的投入达7.8亿元,全县群众彻底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农电、通讯、电视通村率100%,油路通村率90%,农村户用沼气覆盖率62%,县城天然气用户达到5391户,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制定出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

进城落户的配套政策,农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48.3%。志丹加快发展的外部条件明显改善,省道303线二级路已经投用,延志吴高速路即将建成,延定铁路建设已列入议事日程,志丹已经步入延安一小时经济圈。

生态建设大力度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绿化造林、节能减排和重点区域整治为主的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在认真实施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项目的同时,投资兴建了县城“两山”生态景观林、303百里绿色长廊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五年新造林5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志丹大地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先后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和化学需氧量削减等控制性指标全面实现。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和对外形象显著改善,“山清水秀、整洁靓丽”成为志丹的新名片,率先在全市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

生县城”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发展活力充分显现。国有企业改制、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全面铺开,财税体制、粮食、集体林权、医药卫生、投融资等各项改革有序实施,住房、失业、保险、养老、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研究出台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十五”末的6.4%提高到9.63%,五年引进资金27.7亿元。

民生投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五年来,以加快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财政累计支出民生资金27亿元,是“十五”的3倍,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最大的亮点是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加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全省、全市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合作医疗制度,中小学“蛋奶工程”扩面实施,“五大保险”全面覆盖,“两个低

保”应保尽保,计生优抚政策更加优惠,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残疾人工作成为全国先进。最明显的标志是群众住房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建成保障性住房27.3万平方米,解决了2530户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7平方米,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被省政府授予保障性住房建设先进单位。最显著的成效是就业基本稳定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56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5088人次,14994人实现了脱贫,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成就显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2.5倍和2.3倍。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事业逐步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双高”普九受到省政府表彰,教育创强扎实开展。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药品“三统一”覆盖所有公立医疗单位,乡镇

卫生院内部改革全面完成,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67个,76201人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到免费体检,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继续保持“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维修了志丹陵园,开发了九吾山景区,组建了志丹县歌舞剧团,成功推出了大型歌舞剧《挂红灯》、《兰花花》,《志丹书库》出版发行,修书撰志蔚然成风,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中小学校园足球成为全国试点。计划生育工作连创“省优”、“国优”。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妇儿工作进一步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荣获了省级双拥模范县。社会管理全面强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基本建立,信访机制逐步完善,“平安志丹”建设不断深入,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昔日,志丹曾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被载入史册;今日,志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强劲的发展态势雄起于大西北备受人们的关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优良革命传统、奋勇争先的志丹英雄儿女,在争创全国百强县新的征程中,一定会让志丹在中国版图上熠熠生辉。A⑧

新闻推荐

志丹信用联社携手共进创佳绩

本报讯(白智元)为了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信合系统的员工立足岗位,学练技能,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综合素质。5月25日下午,在延安办事处举行了为期两天全市信合系统综合技能大赛,来自全市13个县区200多名选手参...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