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村献青春 记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行政村第一书记吴昊泽

延安日报 2019-05-08 11:50 大字

吴昊泽(左一)向村民了解民意

通讯员 李文振 本报记者雷荣

阅读提示

“作为第一书记,驻村不仅是人驻,心更要驻。”这是吴昊泽一直埋藏在心底的一句话,更是他开展驻村工作的“座右铭”。

作为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派驻到壶口镇昝家山行政村任职的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不辞辛苦,早出晚归,带领村“两委”学习政策,向上争取立项、资金,对内不断强化组织引领的功能,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成功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户”的旅游扶贫路径。

党建激活一池水

坐落于黄河壶口瀑布之滨的昝家山行政村,下辖昝家山、上岭、兰家庄、姚家、石枣塬五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04户9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18人),总耕地面积8295亩。因村基层党组织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基础落后、群众住房困难等情况,而陷入了长期深度贫困,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第一书记就像一块磁铁,只有把基层党组织抓起来了,把党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谈及自己的驻村工作秘诀时,昝家山村第一书记吴昊泽笑呵呵地说。

为了重燃昝家山村党支部活力,激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刚刚上任的吴昊泽就及时把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的想法向宜川联社党组进行了汇报。很快,吴昊泽的请求就得到了宜川联社赵小洲理事长的大力支持,帮助昝家山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一处、图书阅览室一个,极大地丰富了党员干部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同时,按照“分类指导、一案一策”的要求,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找出病症原因,明确整顿目标,细化整顿措施,做到了分类施治、对症下药;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领导方式、致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对党内制度不健全的,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镇村联合议事日、“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切实凸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旅游撬来致富金

在没有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前,昝家山村是壶口镇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守着壶口瀑布景区这个“金饭碗”,却常常要外出打工赚钱。

“坚持把富民强村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下足功夫。”吴昊泽不仅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通过走访调研,吴昊泽发现,昝家山村完全可以依靠离壶口瀑布景区近、来往游人多的优势,而发展相关的旅游服务业。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商讨后,初步形成了“党支部+旅游”的发展理念,并通过发展住宿、餐饮、服务等,为群众寻找增收致富的门路。

“自从旅游新村建起来以后,我就开办了这个家庭旅馆,现在有7间房子,每天基本都能住满,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多元。”昝家山村脱贫户兰东海高兴地说。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昝家山村目前有32户群众开办了家庭旅馆,12户开设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另外,还有30户群众将房屋租赁,提供购物、娱乐等三产服务,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65人。

目前,昝家山村日接待旅客量增加到400人左右。围绕旅游开发,到今年年底,昝家山村的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6万元,为全村村民共同迈入小康奠定了基础。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昝家山村还成立了黄瀑人家合作社、壶口古镇风情园合作社和园隆果业合作社,村民和贫困户以土地、房屋、劳动力入股,修建了停车场,还有门面房。每年这一项收入能达到16万元,平均每人有3000元以上收入。

“比如黄瀑人家合作社,按照‘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吸纳带动11户36人参与经营,其中3户11人为贫困户,月末结算,年底分红,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就能实现稳定脱贫。”吴昊泽介绍说。

山村蝶变育新梦

来到昝家山村,宽阔平整的道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院落,犹如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很难想象多年前它的道路泥泞不堪、排水设施破旧,被人们诸多“诟病”。

为提升昝家山村村容村貌,吴昊泽积极争取项目,新修村级道路、通村路、产业路7.5公里,硬化巷道2.25公里,帮助50户群众进行了危房改造,易地搬迁5户,争取省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专项资金52万元,完成了旅游厕所、太阳能路灯、绿化苗木等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同时,协调县交警队10万元资金,给昝家山村口沿黄公路制作减速带、安装摄像头,保证村民和广大游客安全。

“吴书记给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任职以来,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路灯亮化、道路硬化,丰富了村民文化活动,彻底改变了村子的环境。”昝家山村民们高兴地说。

扶贫工作,产业项目带动是关键。为提高村民果树管理技术,吴昊泽先后联系县果业局、县农广校为村民开展果树管理培训,提高村民果树管理水平;联系有关部门,为30户贫困户搭建了防雹网;联系市旅发委,争取资金2万元,邀请延安大学教授对近百名村民进行旅游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联系帮扶单位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昝家山村民发展产业进行金融扶贫,对27名村民进行了集中授信,授信金额达195万元。

除此之外,昝家山村还十分注重挖掘旅游、文化和扶贫的内在联系,组织成立了壶口镇民间斗鼓协会,该协会先后在延安、西安、山西、山东等各地参加演出,特别是参加过黄河颂、黄河大合唱、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参与了中央一、二、四、七套等节目录制,多次获得荣誉。市旅发委高度重视该村以文化带动扶贫,鼓励贫困户积极参加斗鼓表演,带动了兰付学、兰成立、兰东海等6名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

“这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村民们的精神风貌一改从前。”吴昊泽说,“抓党建才是促脱贫的正确方式,我们第一书记在长期的驻村工作中,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放在首要位置,提升班子、建好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昝家山群众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宜川将举行“遇见宜川”系列活动

阳光讯(记者郑玮通讯员延媛)近日,记者从宜川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委获悉,4月27日至5月1日,宜川县委、县政府将以牡丹花为媒举办...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