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北农民的好儿子

延安日报 2017-12-19 18:33 大字
王焕

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有这样一段视频资料,宜川县后峪沟村的乡亲们齐刷刷跪下一片,一遍遍呼喊着张革的名字,唢呐凄婉的哀乐声在群山、峡谷上空悲怆的回荡,还有那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堆积如山的花圈述说着无限的哀思。这是遵照北京知青张革魂归陕北的愿望举行的葬礼。后峪沟村按照陕北民间风俗,用朴实的礼仪送别这位无血缘关系的亲人,缅怀张革为陕北大地奉献的一生。

1969年,17岁的张革来到宜川县后峪沟村插队落户。陕北农村与都市的巨大差距震撼了和张革同时报到的所有热血青年,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存条件、原始的生产基础,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张革放弃了校园里、书本上积攒起的各种幻想,毅然面对现实,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融入山村生活,主动接受陕北风俗,逐渐适应饮食生活,成为后峪沟村的一员。1972年张革以突出的劳动成绩和优秀的政治表现被推荐到武功县国防工厂当了一名工人,但后峪沟村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经过思想剧烈博弈,他辞去工作,返回了后峪沟。

下定决心之后的张革信心百倍,干劲儿十足,一心想要带领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后峪沟的乡亲们看到他的决心和信心,先后选举他担任生产队长,桌里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他带领百姓发展科学种田,解决温饱问题,又为后峪沟村引来自来水,解决群众饮水问题。

温饱解决了。张革决定要让乡村亮起来,经过多次观察思考,认为可以利用寿峰的水资源建设小型水电站就地发电。他从外地请来专家勘察选址、设计方案,四处寻求社会的援助,经初步测算需要50万元资金。50万元,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全村的人砸锅卖铁也拿不出5万元来。张革没有退缩,他带着乡亲们的期望,拖着带病的身体,徒步100余里来到县城。就在这个夜晚,巡逻民警在车站的候车室里发现一个盲流,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手里拿着半个窝窝头蜷缩在地上打盹。民警将他带回询问后得知,他是北京知青叫张革,为了给乡亲们建电站,不舍得住1块5毛钱的旅馆,甚至连2毛钱一碗的饸饹面都不舍得吃,困了就蜷缩在候车室打个盹,饿了就啃一口自带的窝头充饥。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往返西安、北京、四川等地,两个春节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过度的操劳和营养不良使得张革患上了肺结核、胸膜炎和腰肌劳损等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1500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后,1980年8月1日一座15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终于建成了,明亮的灯泡给后峪沟村、桌里村带来了光明。这比黄河沿岸的其他山村整整提前了15年。

1987年,张革回到了北京,他告诉乡亲们,他回北京是为了挣大钱,为了给村里办更多的事。距离,并没有隔断他的老区情结,在以后的9年时间里,张革将苹果、核桃、柿树、花椒等适宜山区的经济种植项目引入后峪沟,并帮忙在北京、成都等大城市联系销售,带领群众把自己在心中多年绘制的通路、通电、通水等小康蓝图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1998年2月17日,年仅46岁的张革因长期的劳累负重,突发脑溢血不幸在北京逝世。乡亲们将他安葬在他付出青春和一切的后峪沟村,守护着那些带有他的生命和情感的苹果树、核桃树;坚守着为之付出巨大艰辛的水电站,乡亲们用5天5夜的时间为他赶制的纪念碑上刻着“看灯看电看录像,吃水吃果吃核桃,不忘知青张革”。

张革把毕生的年华奉献给了陕北,用行动延续了延安精神的精髓,忠实地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成为当代共产党员的先锋。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感动了中国,他是北京知青的骄傲,是陕北农民的好儿子!

新闻推荐

三个贫困户的新年愿望 本报记者 程浩楠 通讯员 武小丽

不知不觉,2017年已接近尾声,在这以“脱贫攻坚”为关键词的一年里,宜川县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包扶工作队驻村搞调研、争项目、办实事,扶贫干部们常常牺牲周末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心、解民困。而...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