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红满塬 群众笑开颜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包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朱佳雨
冬日的阳光照在良寸村,崭新整齐的房屋、平坦整洁的水泥道路、器材设备齐全的村级小型健身广场和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功能齐全的卫生室、温馨舒适的幸福院,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日前,记者随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包扶工作组走进良寸村,实地感受包扶一年来,良寸村发生的一系列可喜变化。
良寸村位于宜川县云岩镇东北部塬上,下辖五个自然村,总人口272户896人,土地面积2640亩,其中苹果面积2064亩,人均果园面积2.3亩。全村共有***户128人,其中兜底户11户19人,产业扶贫户28户109人。2017年新识别贫困户9户20人,全村产业以苹果为主,养殖业为辅。
改水搭网:点亮群众致富路
“今年我家8亩苹果喜获丰收,套袋10万个,收入约11万元,收入比往年翻了一倍还多。”果农白文刚高兴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帮扶,去年只卖了4万元,今年在帮扶干部和村党支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指导下,苹果长得好、价钱卖得好,收入也高了。”
据了解,帮扶良寸村以来,为了保证了苹果园因干旱而减产的难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包扶工作组对症下药,与驻村工作队宜川县政府采购中心积极奔走,多方协调资金280万元,逐步完善了全村饮水建设工程,新建了果园灌溉工程,解决了苹果灌溉问题,满足了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协调县果业局统一为全村60%的苹果园搭建了防雹网,配备苹果园割草机185台,为苹果园铺黑膜1450亩。同时,为8户村民争取到了产业扶贫贷款,成立了村互助资金组织,将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踏实工作:成绩赢得口碑
谈及驻村两年以来的工作及感受,该村第一书记张生荣如数家珍,贫困户的收支状况、全村住户的居住位置、每个家庭成员的翔实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产业扶贫仍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我将坚持做到扶贫政策清、村情底子清、帮扶措施实,和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注重扶志扶智,争取早日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同步够格步入小康。”
采访间隙,村民强中学向工作组建议硬化村口200米道路的意见时,工作组当即记录研究并计划实施。
据悉,为了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存环境质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宜川县政府采购中心先后争取了卫生扶贫项目,投资20万元修建了村级卫生室,现已投入使用;争取扶贫资金389万元,硬化了村中巷道2500余米,修建了村幸福院,确保孤寡老人老有所住、老有所养。为了活跃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投资20万元修建了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预计11月底完成。同时对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扶贫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统计汇总,确保了帮扶政策到户、到人。截至目前,共对37户危房进行了维修改造。
注入希望:信念战胜贫困
包扶良寸村以来,工作队以“***”促进“精准脱贫”为目标,注重树立脱贫榜样,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了群众求发展、思脱贫、想致富的斗志。
村民赵志刚已经74岁了,旧伤新病折磨着这位坚强的老人,但他的腰板仍然挺得很直,坚持种苹果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有这么多人关心着我,我对今后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的。”赵志刚告诉记者。
现在的良寸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邻里干群一家亲。11月14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树栋向村民们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在召开座谈会时,他充分征求群众所需所想,提出了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文明乡村”的目标,规划了全村今后的发展方向。
杨树栋介绍说:“接下来,我们将发挥文化部门的优势,在文明乡村建设中锦上添花,突出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人才的培养,让群众劳动之余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内生动力,早日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宜川胸鼓延安日报孙晨籍摄陕北鼓多,素有鼓舞之乡的美誉。在延安东南、黄河之滨的宜川县壶口一带,有一支雄壮威武的锣鼓一直藏在深山无人识,它有陕北锣鼓的特征,又有山西威风锣鼓的影子。这就是相传起...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