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岸边斗鼓人
■袁芳
作为壶口斗鼓的传承人,兰天刚带领他的壶口斗鼓队,走出宜川,参加省内外的大型演出,享誉省内外。
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流传于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镇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
兰天刚与壶口斗鼓有着很深的渊源,上世纪60年代初,他所在的昝家山每逢过
年过节扭秧歌、拜年的时候,他经常模仿老艺人打斗鼓,先后跟随已故老艺人兰亭任、兰景义、兰天德等学习斗鼓技巧,这期间从未间断过壶口斗鼓的习练,那时8岁的他已能很熟练地掌握节奏,和老艺人一起表演了。1996年,他参加了由省政府组织的“海峡两岸看壶口”大型文艺展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由此,壶口斗鼓开始大范围内排练和演出。他先后在壶口镇桑柏、昝家山、马家、桃曲、丁塬、椿曲等村教授和传习斗鼓技艺,让斗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
得以发扬广大。多年来的斗鼓教习中,他在仅有的鼓、锣、镲三件“家具”上,能打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他打击技巧变化多端,打法不下几十种。他将传统配置比例一鼓对一镲演绎得淋漓尽致。上百面鼓,成百付镲,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演绎成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等不同形式,给斗鼓增添了无限内涵。
与此同时,他把斗鼓传承作为生命中最热爱的事业去做,让壶口斗鼓乡内有传人,乡外人皆知。在兰天刚徒弟兰军宏眼
里,师父是他学习的榜样。他告诉记者,壶口斗鼓的鼓谱有乱刮风、三条硷、四声鼓、高桥鼓、大秧鼓、歇歇鼓、跑罗汉、常流水等多种。汇演前都要排练,可是也会遇到农忙时村民不愿意参加,这时兰天刚就一家一家地劝说,不厌其烦地排练,正是这种耐心和热心感染了村民。兰天刚就是凭着对斗鼓的赤诚之情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坚持到现在。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兰军龙,是兰天刚的大儿子,他告诉记者,是父亲对斗鼓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完成大学的学业,他喜欢斗鼓人的威武,更敬畏斗鼓人的精神。
在兰天刚眼里,壶口斗鼓,历史悠久、气势宏伟、风味独特、魅力无穷。他在表演斗鼓时,作出种种舞姿身段,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等招式,与锣手的“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的“双人对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等相呼应,使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让“舞”变成了“武”,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兰天刚还组织、联系斗鼓表演技艺,走出宜川。从1997年成立壶口斗鼓队到2003年成立壶口斗鼓协会任会长至今,他先后参加了“山丹丹杯首届农民斗鼓艺术节”、省文联组织的“黄河颂”、甘肃庆阳市、山西灵石市等省内外的汇演,获得了诸多荣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武小丽记者吴丽霞)“最近菜价都涨了,辣子能卖了,现在正是泡酸菜的时候,白菜拉到市场上肯定很畅销……”宜川县高湾村的村支书姜玉州这个棚里出那个棚里进,一边把县城市场上的消息告诉村民,一边督...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