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得山城满地春
(上接第一版)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联系销售,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延伸了农来产业链,破解了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难题。如今,全县共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3个,注册资金2563.9万元,入社总户数达1.86万户。2009年,全县干鲜果总产29万吨,产值5.8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6000元。2010年,全县苹果产量33.4万吨,总产值8.0147亿元,人均苹果收入834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8%。短短的几年时间,农民果业收入一路飙升,专门从事果业生产的人数剧增到7.14万人,占全县农户的95%以上。果业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和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宜川旅游业蓬勃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该县还立足678万吨石油、23.9亿吨煤炭、189亿立方米煤层气及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优势,不断加快县域工业化建设,启动了5万吨原油产能“交钥匙”工程。苹果、旅游、油煤三大产业后劲十足,方兴未艾,犹如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助推宜川统筹城乡大发展。
推进城镇体系化:大手笔建设美好家园
为了进一步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早在2006年,宜川县的决策者们就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适度
超前、量力而行与循序渐进相结合、节约用地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大手笔规划、建设宜川美好家园。
该县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先后完成了《宜川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区、南关等4个片区环境整治规划》、《黄河壶口瀑布局部地段(陕西)详细规划》、《宜川县村庄布局规划》、《宜川县石沟坪修建性详细规划》、小城镇建设长远规划和“千村百镇”建设整治规划。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积极向南发展,有限向东北拓展,控制向西发展的城市建设战略,形成了老城综合功能组团、党湾次中心组团、核心绿地景观组团、工业组团和城南新区组团等分区功能配置,并加快了城区四山三河的治理,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力,一举荣获“陕西省文明县城”称号。
石沟坪新区是宜川重点打造的一个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用地面积32.3公顷,以广场为中心,以中央景观和滨水景观为两轴,设有商业区、办公区、酒店接待区、居住区和公共设施区。石沟坪广场堪称全市最大的一处休闲娱乐场所,占地2.2公顷,设有音乐喷泉区、公共活动区和绿地休息区,被誉为山城宜川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客厅。
“十一五”期间,该县将道路交通、民居住宅、公共产品等一大批事关民生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内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组织实施,以“城镇增容、优化布局、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为思路,全力
推进重点镇、中心村建设。几年来,先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硬化城区背街小巷119条,实施了旅游一条街改造及河滨路、石沟坪中桥、梦丹尔蔬果市场、凤翅山山体公园、石沟坪中心广场、文化活动中心、西南两川河橡胶坝、排污厂、南关廉租房、宜川中学新校区、阳光丽景小区、县城3个入口小景观等一批市政“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实施重点项目达120多个,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一个“依山而居,傍水而建”的山水田园型优秀旅游城市悄然崛起。
同时,以小城镇为依托,以移民新村为载体,累计投资4.2亿元,新建移民新村4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97个、村级政权建设活动场所51个,集中搬迁安置115个村组3941户17683人。先后共建各类水利水保工程1172处,解决了8.4万群众安全饮水困难。完成了3.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新增灌溉面积2.45万亩,新增苹果面积1万亩,能源沼气建设1380口。全县油路黑色化里程累计达到80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87%的行政村通油路目标。农电、广电网络入户率均达到100%,移动信号实现全覆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柏、集义、寿峰、云岩、英旺、交里移民新村由原先仅
有几百口人的小城镇,骤然分别增至1400到3300人,占到全乡人口五分之一以上,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富有现代气息的农村小镇基本形成。
立足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宜川县紧紧围绕县城、乡镇、中心村两个6万人口规划布局(县城6万人,12个小城镇3万人,60个中心村3万人),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教育、卫生、民政等20多个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捆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特别是陕西省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文件出台后,宜川县按照“做美宜川、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要求,在原来的规划上进行科学修改,倾心打造“1个县城(7万人)、2各街道办、6镇58个社区”新型城市体系。今年,该县斥资7.8亿元,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农业增效、油煤勘探、旅游开发、教育强基、医疗保障、文化繁荣、县城供水、住房安居、两河治理、城镇建设十大工程、45个建设项目,城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做好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提高民众生产生活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福宜川民众,切实解决群众行路、吃水、上学、就医、住房、养老
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县委书记刘小军、县长吴聪聪号召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城乡统筹发展,为建设宜川做贡献。
疾病往往会将农村人口和低收入家庭拖入贫困。宜川县积极采取新农保、新合疗、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县上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纳入城乡统筹发展中,县医院购置了全新的CT机,医疗设备、诊疗水平、医院建设全面得到提高。全县12各乡镇卫生院得到全面升级改造,配备了B超、心电图机、X光机等设备,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完善了180个村级卫生室,全县12个乡镇计生综合服务站硬件设施全部达到省市优秀站标准,创建市级合格村86个,县级合格村121个,全县214个行政村配齐了专职计生干部。启动了农村新合疗和居民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全县参合农民达到88741人,参合率91.71%。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8449人。
“没想到,人也老了,还能和国家干部一样每月在银行领‘工资\’,这是历朝历代我们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今变成了事实!”宜川县寿峰乡寺里村村民66岁老人张祥子在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时激动万分。如今,宜川农村像张
老一样享受养老金的老人达1.1万余人,全县参保农民66316人,参保率达95%。县上还将城市低保对象增至1164户2424人,农村低保对象增加到3238户6377人,年发放保障及临时补贴金达1256万元。启动实施了宜川县大病救助办法,对患有重大疾病的五保户、低保户及城乡困难群众实施重大病医疗救助,使老有所养,低收入人群人人基本生活医疗有保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先后投资8443.32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以上全部告别了土窑洞和危楼房,能集中开设英语,电脑,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使农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了规模办学和集约化办学,促进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为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宜川县把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目标,从调研学习、政策制定、宣传动员、完善设施等关键环节入手,着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黄河沿岸寿峰乡南堡头村的石铜军去年递交了进城落户申请材料后,将花椒树流转给村里人,在县城南关市场办起了幼儿园,目前拥有生源200余人。他自豪地说:“为了发展才进城,进城才会有发展。”
目前,全县2630户共6548位
农民递交了进城落户申请,经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6236人,其中4570人已经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进得来、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宜川县把农民进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今年计划投资4亿多元,实施县城供水、宜川中学新校区、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等重点工程建设。投资1.48亿元,开工建设1000余套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以集贸市场、工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新建农贸市场和南关综合市场,加快建设城中村北窑安居工程和朝阳小区居住创业基地。同时,在云岩、秋林、集义三镇建设农民居住创业一条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吸纳进城农民就业。
良骏自知征程远,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宜川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任务更加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核心,以三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城乡统筹,项目带动,科教支撑,文旅兴业,果畜富民,能源强县”发展战略。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做精苹果,做强旅游,做大油煤,做活第三产业,一个富裕、和谐、生态、文明的新宜川正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A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建锋姚树林记者张吉祥)去年以来,宜川县法院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文明执行、廉洁执行、全天候能动执行,不断提高了执行能力。该院被省高院命名为“无执行积案法院”。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
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