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浅谈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延安日报 2012-10-18 17:45 大字

中国家庭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比如颜氏家训、曾子家训等等。纵观历史,家庭教育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近三十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对外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深刻的变化:一是由短缺经济向小康社会过渡;二是由多子女家庭过渡为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加之人口过快增长,就业压力增大等现代社会通病等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当下家庭教育呈现复杂而矛盾的态势。

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孩子的受教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希冀越来越大,人口基数与社会资源反比日益加剧,生存压力加大,对家庭教育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孩子少了,经济好了,孩子参与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的机会没了,“苦难”成了最稀缺的教育资源。有太多的孩子认不得庄稼,不知道何为“南稻”,何为“北黍”。社会、家庭给孩子提供生活磨砺

的机会太少,孩子的生活经验、吃苦精神、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文化知识教育的过分关注和过高要求,另一方面又在生活上使其养尊处优、行为上骄纵放任。致使其家庭中养成随意任性、自私自利,一味索取享乐,不知感恩回报等不良习惯,而在学习中缺乏自制力和吃苦精神,做事没有恒心,不能善始善终,而影响了学业成长。

家庭教育的这种自相矛盾,最终会使得孩子做人、做事和做学问都受到影响。

家长仅凭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会生孩子是本能,会教育孩子是知识,本能与生俱来,而知识必须通过学习。如果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强调做学问的重要性,忽视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养成教育,往往会使良好的愿望和实际效果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打个比方,在孩子的养成教育方面,家长是割

麦子的,老师是拾麦穗的,家长为主,老师为辅,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学校是主阵地,老师是割麦子的,家长是拾麦穗的,割麦重要,麦子拾的好同样重要,相互配合才能做到颗粒归仓。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教育者要始终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让“我是为了你好”诸如此类看似高尚的字眼,成为简单粗暴的理由。真正尊重孩子,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从正面引导教育,总是最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因为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忽略一些非原则的错误,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的、恰当的给与肯定,实际上不仅为孩子指明了努力地方向,而且孩子从中不断体验到被肯定所带来的成就感,会激励他们不畏劳苦、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总是瞅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批评指责,甚至

暴力相向,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自我否定,于事毫无好处。

方法也是要讲究的。知识有其内在规律,学科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人问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一以贯之?回答是有,也没有。古往今来,人们积累的数不清的方法,此谓之有。然方法本身又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运用的是否恰到好处,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全看教育者的学养与悟性。比如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其本质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正面的审美感受。要培养孩子在某一事的兴趣,教育者的态度、方法就很重要。如何分解知识难度,使其易于接受,如何发掘知识内在美,以及培养审美能力都是需用心的。兴趣一旦形成,孩子便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动力永远比外在的约束来得有用。

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用心探究。

延长县二中霍宝成

新闻推荐

浅议依法行政新阶段和法制部门的任务

从1999年开始,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需要,以宪法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总纲为开端,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