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尽染千层翠
(上接第一版)从2008年春起,他们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渭清、延马公路过境段,黄河、延河迎坡面,县城、乡镇、村庄周边以及厂矿企业驻地进行工程化高质量绿化,绿化面积达2.8万亩。如今,退耕还林和重点区域绿化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延长的山山峁峁全都披上了绿装,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延马线、渭清线槐柏相映,已然形成绿色长廊;南部山梁地带一条松柏林带由顶天峁向黄河边的天尽头绵延,犹如一条四季常青的绿色屏障;黄河沿岸一条干果林带由北向南纵伸,火红的花椒把古老的黄河古道装点的更加秀美起来;县城街道绿树成荫,环城23座山头翠绿相迭,松柏成林,鸟语花香,一派喜人气象。
管护作保证,产业作支撑,生态修复让山更青水更绿
“山青了,水绿了,天蓝了,人富了。”多年努力,延长县生态建设成果逐渐显现出来。为巩固这个来自不易的成果,延长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继续抓好一系列退耕管护工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群众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完成产业的置换,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从而有效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多年来,延长县认真落实以粮代赈政策,对经验收合格的地块,及时足额向退耕户兑现补助钱粮,做到“按标准检查验收,按结果兑现政策”。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9年,
延长县累计进行了9个年度76.35万亩计划面积、63个轮次的政策兑现,兑现补助资金达5.14亿元,退耕户人均4898元,这样保证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管护林地的积极性。
“三分造,七分管”,这是延长县林业干部对于造林和管护二者关系的形象说法。为了管好林,延长县不断健全退耕还林成果管护体系,加强对退耕还林成果的管护工作。延长县先后发布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的通告》,出台了《封山禁牧规定》、《退耕复垦责任追究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成立了财政全额拨款的“百人林草管护大队”,专职从事封山禁牧、林草管护工作。同时,全县各乡镇成立了林业站、天保管护站、林草管护队、退耕办、防火办“五位一体”的管护体系,由县财政落实管护经费,组建了288人的乡村专职管护人员,建立巡查制度,坚持突击整改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开展管护和林区防火工作。这一科学的管护体系,成为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一道重要屏障。
“林改就像过去的土地承包,真是太好了,过去没主的集体林,而今成了我们的摇钱树,我一定要把它看护好……”南河沟乡上新吉村的白小红拿着刚发的林权证喜滋滋的说道。的确,林权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林业生产力,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是让百姓享受、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措
施。自去年7月份开展林改工作以来,延长县确立了“明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林改进程。目前,全县完成勘界确权林地202.09万亩,占任务100%,累计发放林权证4.46万本,剩余的116.02万亩集体林地已进入申请发证阶段,9月底将全面完成发证工作。
每当金秋时节,站在延长的塬峁上四处眺望,一眼望不尽的漫山遍野全是苹果树的海洋,那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树梢,宛如使你置身在一个红彤彤、光灿灿的神奇世界。近年来,延长县充分利用以粮代赈政策兑现空间和退耕还林释放出来的农村生产力,按照“提升梨果业,发展草畜业,扩大棚栽业”的思路和“塬区梨果业,沿黄枣椒业,川道棚栽业,全县草畜业”的布局,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扶持农村发展苹果主导产业和大棚、草畜、枣椒等特色产业,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截止目前,全县梨果总面积达到30万亩,花椒7.43万亩,红枣2.38万亩;日光温室总量6511座;种草25万亩,舍饲养羊5.5万只,养牛2.2万头,生猪存栏5万头。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荒山变绿,农民增收,生态、经济效益在延长大地共进双赢
“随便拿一张过去在村里拍的老照片对比,窑洞还是那个窑洞,梁还是那道梁。但是山绿了,草密了,树稠了,牛羊没了……只有回到了原生态的草坡森林和树上挂着的累累硕果。”
这是曾在延长插队的北京知青重回延长的切实体会。十年来,延长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开发已见成效,老百姓收入稳步提高,已初步实现了“以退耕还林促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保退耕成果”的共进双赢。
截止2009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6.3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32.22万亩,封山育林1.3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分别由退耕还林前的16.76%和23.8%提高到现在的22.45%和44.4%,分别增加了6和21个百分点。在重点治理区域基本做到了梁峁沟坡洼全面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山峁显现绿意,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变,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延长的土地基本实现了土黄色向淡绿色的转变。
全县“粮下川、树上山、羊进圈”,彻底改变了农民以粮为主,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逐步向务果树、种大棚、搞养殖等精耕细作、少种高产、循环农业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以苹果为主导的农
业产业链条已经初具规模;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
特别是随着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形成,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和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逐步降低,农民收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前的781元增加到2009年的3485元,预计2010年底将突破4000元,农民逐渐迈上了小康路。
十年发展,十年巨变,山川尽染千层翠。面对生态建设取得的瞩目成绩,延长人并没有停止生态建设的步伐,而是继续为建设和谐、富裕、生态延长而不懈努力。据林业局局长闫增奎介绍,目前,延长县正积极争取国家“百万松柏基地”的项目,并且计划三年内在沿黄三乡镇建设10万亩的花椒林。这样做的目的,就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统筹兼顾,为延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坚信,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前进的步伐,延长人民一定会用勤劳和智慧把延长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更加美好,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A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吉祥)12月2日,全市行政审批管理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延长县召开。会议总结了两年来榆林市行政审批管理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