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故事 产业搞得红红火火群众脱贫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王雅 通讯员 樊涛

延安日报 2017-07-13 10:27 大字

吴起县在***工作中,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带领贫困户将以山地苹果为主的长期产业和以养殖、大棚种植等为辅的短期产业相融合,以稳定的收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村民脱贫的信心。

每天下午5时,吴起县白豹镇韩台村的白治军都会准时来到鸡场给鸡喂食。由于妻子和女儿患病,家里劳动力少,2015年白治军被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政府给他免费提供了鸡苗和鸡舍,并帮他发展起了养殖业。白治军就利用村上50多亩闲置的林地发展起了养鸡业,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养鸡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000多只。

白治军说高兴地说:“现在林地散养鸡规模不断扩大,鸡场每天可以产200多颗土鸡蛋,而且都卖到了延安和西安,甚至卖到了甘肃。去年光鸡蛋就给家里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我们家总收入已达到七八万元哩。”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又自己掏钱买了孵化机、粉碎机等设备,进一步深化养殖。

为了巩固脱贫户收入,2016年白豹镇又帮扶白治军建了大棚,搞起了种植产业,这让白治军又想到了新的赚钱思路,他说:“有了土鸡和土鸡蛋,再加上自己种植的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我可以办个农家乐呀。”

说干就干。白治军家正好位于公路旁,妻子张海燕是甘肃酒泉人,于是他们将酒泉的特色菜与陕北风味相融合,仅一个月时间,开办起来的农家乐就为他们带来一万元的毛收入。白治军说,政府帮了他们很多忙,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干,才能过好日子。

铁边城镇油寺村脱贫巩固户曹居清因家人生病,导致家庭贫困,去年在政府的帮扶下,他和老伴儿发展起了两个大棚。

发展大棚让曹居清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去年这两棚瓜卖了6万多元钱,及时解决了家中的窘困。现在,他还想明年再承包两座大棚。再加上前两年曹居清借助县上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机会,建起的10亩山地苹果,这都让老曹一刻也不敢耽搁。

曹居清说:“以前种一点地回来没事干,就这家进那家出,现在哪有那个闲工夫,去年冬天忙得就没停过。这几年,靠着大棚种植,我们基本能够摆脱贫困,苹果树挂果了,我也能够奔小康。”

正是吴起县在***工作中,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带领贫困户将以山地苹果为主的长期产业和以养殖、大棚种植等为辅的短期产业相融合,以稳定的收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村民脱贫的信心。吴起县扶贫办主任冯永说:“我们在扶贫过程中,着重扶志、扶技、扶德,通过短期产业脱贫加长期产业增收的方式,在贫困户中不断发展壮大养殖、大棚、林果产业,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现在,在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出台后,吴起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走在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发展产业红火繁忙的景象。

吴起县扶贫办主任冯永说:“我们在扶贫过程中,着重扶志、扶技、扶德,通过短期产业脱贫加长期产业增收的方式,在贫困户中继续发展壮大养殖、大棚、林果产业,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李春鸽深入吴起县看望慰问老党员并讲党课

本报讯6月30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春鸽来到吴起县白豹镇李桥村,看望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优秀党员,给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并为李桥村全体党员讲党课。李春鸽分别来到老党员刘光海、...

吴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吴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