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户带小户携手奔富路 通讯员 康彦创

延安日报 2017-07-11 09:41 大字

南沟村是吴起县吴起街道办下辖的村组,位于县城东部门户区域,境内林草丰茂,生态环境良好。在脱贫攻坚中,该村依靠“大户带动、小户参与”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肉驴养殖,成为该村的一大看点。日前,笔者就去该村进行了采访。

一路驱车东进,沿途一处处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不时跃入眼帘,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养殖圈舍从车窗外不断掠过,远处的群山绿得发墨,忙碌的人们满脸呈现出幸福喜悦,这是该村给人的整体印象。

“脱贫不脱贫,群众心中有杆秤”,说起脱贫攻坚,该村包村干部赵志强满怀信心地说。

赵志强说,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法”的发展模式,采取“党建引领、支部带动、合作社推动、贫困户全覆盖、农户参与、整村推进”的方法,在该村村主任的带动下,村上成立了湫沟组养驴专业合作社,并且在原有庭园养殖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座50条规模的标准化养驴场。目前,合作社带动全村22户贫困群众发展肉驴养殖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的贫困群众15户参与到驴子养殖中来。与此同时,结合县上针对贫困户的产业扶持政策,每条驴补助2000元、每户不超过5条的扶持办法,全村共计享受7万元政策补贴。

为了达到全村贫困群众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的目的,在发展肉驴养殖业上,该村采取了“入股、代养、借养”三种养殖模式。针对无养殖能力的重点户,将县上财政补贴资金入股到合作社直属的养殖场,实行年底分红,吸纳本村2户、邻村3户。对于缺乏养殖技术、经验的贫困户,农户将驴子买回,交由合作社代养,每月按养殖成本付给养殖场一定的费用,销售所得收入归农户。对于没有购买幼驴的贫困户,他们可以从合作社借驴,待到驴下了仔后,按照约定年限还回合作社母驴,达到“借鸡生蛋”的效果。

在采访中笔者还得知,该村为了打消贫困户发展肉驴养殖产业的销售顾虑,采取了统一销售、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包收合同的办法,带动起了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驴子养殖中来。赵志强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养殖户无后顾之忧,既不愁卖而且能卖上好价格。”目前,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各方资源,打包销售,与山东东阿集团、长武乞丐酱驴公司等签订了收购合同,并且统一购买了保险,降低了养殖风险,确保了养殖户的效益。

养驴大户蔡德荣说:“去年我家的一头母驴生了双胞胎驴,大家都来看稀罕,说我家的运气好。现在有很多贫困户都来我家借驴养殖,看着他们信心十足的样子,我还经常上门指导,帮助他们将驴子养殖产业越做越大。”张继强是南沟村卜罗寺组的贫困户,是该村养牲务农的一把好手。说起养殖肉驴,他满脸兴奋地说:“现在肉驴价格市场一路走俏,今年准备在合作社借2头肉驴养殖,估计到了明后两年仅在发展养殖业上,我家4口人年收入将达到2万元以上。”

现在的南沟村,凭借天然的水草条件和县、乡两级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肉驴养殖业方兴未艾,这也正成为全村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致富的一项朝阳产业。

新闻推荐

“蜜蜂书记”帮扶记 本报记者 刘力 通讯员 樊涛

刘琦是吴起县教育局电化教育服务站下派到白豹镇王砭村的第一书记,从来到王砭村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贫困户找到穷根,带领他们走上富路。王砭村属山地村,发展其他产业有很多不利因素,但发...

吴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吴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