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近微生物研究所本报记者 张春鸽 实习生 刘百芳

延安日报 2013-08-08 23:01 大字

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时间都和这些瓶瓶罐罐打交道

延安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样一个地方却有一个有着33年历史的微生物研究所,而且也是全省地级市里唯一一所。这个研究所是什么样子?他们有什么科研成果?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题记

西沟一幢古老的红砖小楼,狭窄的楼道加上几个小房间,这个在外人眼里颇具神秘感的研究所就坐落于此。

超净工作台、显微镜、摇床、培养箱、蒸汽消毒锅等,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实验用的各种仪器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所长李军已经在这里工作二十几年了,对这里充满了感情,从半路出家到成为微生物研究专家,这里留下了他和同事们共同奋斗的足迹,他说:“别看这里环境简陋,出的成果可不少。”

利用微生物修复受石油污染的土壤,食用菌栽培原料开发、产业升级,陕北苹果腐烂病、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生活污水处理,石油污水的防治、延安新城建设边坡修复,诸如此类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所中还有许多许多……

很多人认为像这种前沿的科研院所应该只有大城市才会有,李军则不那么认为:“我认为许多人都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只有大城市或者是发达地区才能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实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偏远地区,首先判断是否适合地区的发展实际。我认为我们这些年结合延安实际开展的科学研究就很有成效,而且我坚信在这里是一样可以做出响当当的成果来!”

正如李军所言,多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包括国家、省、市基金、攻关、高新技术以及科技重大项目,完成国

家、省、市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2项,市级科技成果1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省、市各种奖项21项,向企业推广应用实用技术30多项,这些丰硕的科研成果让这个简陋的小楼变得繁花似锦。

“科学研究是没有尽头的,攻克一项技术难关后,还有另一个难题再等着我们。”1984年就到研究所工作的苏永杰现在已经是所里的元老,但至今仍奋斗在科研一线。工作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像苏永杰这样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所里还有很多,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的问世。对于研究成果,大家都充满信心,因为他们的研究都是结合地域发展实际开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他们只是希望能扩大科研成果的推广范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让更多的成果投入应用。

新闻推荐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问题设计

教育心理学家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古语亦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精神集...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