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改革曲” 拓宽“钱路子” 洛川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记略

延安日报 2018-03-27 16:29 大字

●李振北正在喂鸡本报记者刘阳摄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杨帆 李涌

在陕西,提起苹果,人们自然会想到洛川。

洛川是陕西省“一县一业”的苹果专业县,全县60万亩耕地中,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16万农民中,95%以上种植苹果,农民收入的95%以上也来自苹果。苹果就是洛川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然而,在高收入的背后,洛川农民却存在着收入渠道过于单一的尴尬。而且农户分散经营、专业化程度低等因素也一定程度制约了苹果产业发展。如何提升苹果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随着12个村“三变”改革的稳步推进,洛川县找到了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妙药”。

如今,洛川农民领“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热闹场景随处可见,农民致富的“钱途”越走越宽……

一棵老槐树每年赚5000元

水渭村用旧村里的一棵老槐树入股,每年分得5000元的红利!

这一事件,在洛川县成为人们街闻巷议的趣事。

水渭旧村位于洛川县交口河镇的洛河川道,2010年整村移民搬迁后,旧村庄就闲置成了“空壳村”。2017年,水渭村作为洛川县“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水渭川牧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探索出“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

“这只是我们在‘三变\’改革中盘活村集体资产和农户低效资源,实现群众多元增收的一项内容。”水渭村村支部书记郝水荣说。

农民认识转变了,思想碰撞的火花迅速蔓延。水渭村村委会将旧村还田和集体预留的100亩土地,协商折价入股到延安水渭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搞起了湖羊养殖,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将旧村18间废弃闲置厂房,入股到洛川水渭川山泉水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生产纯净水,每年保底分红1万元;将新村2亩闲置宅基地,入股到水渭山庄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了农家乐,每年按同期商业银行最高贷款利息保底分红;将旧村老槐树入股到洛川水渭川生态农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环线旅游,每年固定分红5000元;将水渭山庄每年的股金分红,作为股本金再入股给山庄,复式计息,“滚雪球”式发展,20年后水渭山庄房屋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村集体。

“在此经营模式下,不仅能盘活集体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更能让村民得到长期实惠。”郝水荣说,全村25户216亩将集中连片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再按土地全部流转、部分流转和果园流转三种分别付给流转户土地租金和分红。

与此同时,水渭村村委会与引进企业达成劳务用工优先雇佣协议,让流转土地农户剩余劳动力就近到公司务工,挣取薪酬。真正使流转土地的农民实现了流转一份土地,得到三份收入。

“领着‘租金\’、拿着‘薪金\’、分着‘股金\’,这日子过得美、实在!”农户赵春成说。

果农无后忧干活乐悠悠

“三变”改革中,洛川县金盆村却是另一种景象。果农只需将果园入股给洛川红富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矮化密植果园种植,就可以悠然地当起“大股东”。按照双方合约约定,4年后新建果园开始产生效益后,每年产生的利润果农和公司按照6∶4比例分红。

“我不用投入一分钱,所有投资、生产、运营全由公司负责。”果农周百贤说,“在没有受益前,每年每亩果园我还可以从公司预支1000元,保障日常生活支出。”

洛川红富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在金盆村的13户果农手里流转了70多亩老旧残败果园,种植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园。公司负责人周宏描述了为果农“打工”的规划。他说,果农以果园入股后,再不用担心苹果的销售。从投入、生产、运营、销售等所有环节全部由公司负责,这既可以把缺乏劳动力的果农从果园中解放出来,发展其他产业,同时也可以以雇员的形式进入公司挣取薪金。

在投资金盆村之前,洛川红富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拥有上千亩自营苹果基地,并自有果库、自营品牌和成熟的销售渠道。按照该公司的规划,通过在金盆村的试点,将逐步使这一模式扩大到全县各个乡镇进行规模化运营,从而生产出统一标准的苹果,然后由公司直接对接销售市场,分级分类销售。

苹果种植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据洛川县相关部门统计,每年洛川县苹果生产管理中需要劳动力150万人次。随着年轻一代逐步退出果园生产管理,洛川县的果农大部分是由年龄偏大的人来从事。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果农的医疗、养老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公司收益后,每年会从利润中提出5%作为果农的应急基金,如果入股果农因孩子上学、生大病等需要资金,可免息从应急基金中支取。”周宏介绍道。

“应急基金真的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红利又能保障我们长期的收益。这让我们这些干了一辈子果园活的农民,突然觉得干农活也是一种乐趣。”村民周连胜笑着说。

“坐在”门口把钱赚

每天早上7点30分,村民王巧珍准时来到洛川林业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的蘑菇大棚中,熟练地装棒、接种。

公司离家不到100米,每小时还有12元的报酬,侯秀琴觉得很满意。从去年开始,她家土地被洛川林业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流转后,她在这里已经干了两年,成为了公司的一名熟练工。

土基镇黄连河村位于洛河峡谷地带,一直以来,全村以玉米种植为主,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村容村貌和农民收入均排在全镇倒数位置。

2016年,洛川林业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依托黄连河林场林业资源优势,在保存原有生态农业,保持乡村特有的绿水青山,发展林下珍禽养殖和食用菌生产,打造“观光釆摘园区、红色旅游度假区、农家风情民居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我们通过征询民意、结合村情,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理念,采用\‘191’模式和\‘151’模式,吸收村民入股、对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和分红。”负责人李新安说,“目前,贫困户入股35户,流转土地24户,还有几户正在商谈中。”

土基镇干部刘小荣介绍说,191”就是以土地入股的农户,一亩地为一股,每年公司给农户900元,给村集体100元,连续返还15年。151”则是针对以扶持资金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分红1000元,5年共获得分红5000元;同时,5年内返还贫困户入股股金1万元。

听着孔雀、鸿雁的清脆鸟叫声,看着贵妃、芦花鸡悠闲地散着步,李振北的心情也无比舒畅。闲来无事的他,每天负责给它们喂食饮水,轻松、惬意。“这个活不重,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干得了,让我们这些在家留守的老人,也有了活干,还按月领工资,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我家种植玉米,一年下来一亩地才能收入500元,除去成本就更少了。现在不用种地,坐在炕头就净挣900元。”村民侯秀琴也是一名熟练工,去年,她在公司打工挣了近两万元,再加上丈夫管理果树之余打些零工,全家收入3万多元。

“现在,我比丈夫挣得多,在家说话也‘抗硬\’,我的话,他爱听。”侯秀琴哈哈大笑。

新闻推荐

以百姓需求为首 招聘会才能落到实处 陕西省工会就业扶贫大型免费招聘侧记

常艳鹏正在填写用工单位的招聘表格 本报讯(记者凌旎)“其实我不太敢从事化工相关的工作,害怕自己专科的学历不够格”。3月6日,陕西省工会就业扶贫大型免费招聘会上,刚在一家绿色科技企业咨询了...

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