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浅谈新课改下中小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延安日报 2012-09-13 17:50 大字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日益被强调,尤其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际的教学应该注入生命教育,需要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器,激发他们的一种生命体验及人文感受,即“活体教育”。

在教育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祥

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这其实是指中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能否发展成才的决定性阶段。而在这里的“才”并非偏指学习成绩,特别突出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和引导。

但是在中小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分取人”的观念,教师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学优生享有老师提问和指导的关爱,而学困生被排到最后座位上,不闻不问。比如重要考试来临时,在学校内设置零考场,把学困生集中在这里,随便发份试卷。他们的成绩不会计入全班总成绩中,他们实际上就是“存在的

无”。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严重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他们自暴自弃,甚至中途辍学。此外,很多教师存在着老龄化严重,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这些也制约着新课程精神的落实。

要将人文素质的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比如作为一门

基础学科的语文,肩负着塑人灵魂的重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又要使他们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地从教师身上受到影响,形成一种正确而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尤其针对农村出现的人文素质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要进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要加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例如,农村小学语文

教师可以定期补充给学生一些有益于道德情操培养的文章、名人事迹或寓言故事,如《司马光救友》、《孔融让梨》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力求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起一种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完善的学习模式。

其次,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基础是文。挖掘教材里蕴涵的丰厚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人文素

质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比如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课文的设置,就体现了编者们良苦的用心,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小学生能养成“自立而不孤立,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累,自尊而不脆弱,自我宽容而不自我放纵。”的优秀品格,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一个人的人格精神的高度。

再次,要贯彻人文精神,就需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规范的言行来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心灵感染心

灵。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因为教学过程也是个相互理解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相长就是体现在师生共同完成一节课,由原有的“教与学”变为“导与学”。由原来关注学生“听没听懂”变为关注自身是否“表达清楚”,从而使教师的“视域”去主动接近学生的“视域”,并帮助学生拓宽视域,使学生超出自身的局限,获得一种“远视”,使小学教师能根据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特点与需要,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轨迹,使其在学识、观念、道德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洛川县高级中学党军军

新闻推荐

洛川县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结束

本报讯(冯润平杨军)2012年5月到8月,经过筹备、普查登记和汇总三个阶段,洛川县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结束,全县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775件,其中,历史文物3406件,革命文物1086件,其他283件(档案局78件、图...

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