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苹果产业的困境与突围》》》产业现状 苹果优质产区的尴尬“三无”无育苗基地、无加工企业、无贮藏冷库
榆林南部米脂、子洲、绥德、清涧、横山5县,拥有全市苹果80%的栽植面积,其中米脂、子洲、绥德、清涧4县在2009年被省果业管理局纳入苹果种植最适宜区范围。同年的杨凌农高会上,省果业管理局局长王振兴吃了榆林山地苹果后曾感言:“陕西最好吃的苹果在榆林!”
另一方面,说起陕北苹果,皆推洛川苹果为首,榆林山地苹果几近无名小卒。有本市苹果专家直言:“榆林苹果产业至少落后延安20年。”
榆林苹果产业遭遇了什么样的困境?如何突围?
■本报记者 张富强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曾是榆林苹果的黄金时期,有近百万亩的栽植面积。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之品种更新换代滞后,管理粗放,市场空间狭小,榆林苹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由此造成的恶性结果是,不少人误认为苹果在榆林没有发展前途。而同时期的渭北、延安等地却鼓足干劲全力发展苹果
产业,打造出了以“洛川苹果”为代表的知名苹果品牌。
“作为苹果优产区,我们连最基本的种苗繁育问题都没有解决。”榆林市果树开发办公室主任张建军痛心地“自爆家丑”。目前,全市每年新增果园面积1—2万亩,苗木需求量很大,但榆林从事果树育苗的主要是个体农户,总体规模很小,远不能满足新建果园对苗木的需求。从外地调入的苗木,品种混杂,
质量无法保证,也导致了新建果园质量不高。另外,旱地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差,很多地方不要说灌水,就是连条好走的路都没有,更不要说那些防雹设施,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果农损失惨重。
同时,全市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老化、断层、流失严重。“尤其是苹果产区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也没有健全的果农专业合作组织。”据张建军介绍,全市平均每
3000亩果园才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每个村不足一人,果农的整体科技水平更是很低。
“榆林果业要上规模,就应该引进果业加工企业和苹果贮藏企业!”在果品鉴定会上,榆林市农检中心主任薛耀武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赞同。榆林苹果产业未能发展壮大,很大问题就出在后期的贮藏和销售环节上。其主要依靠土窖贮藏,容易
磕碰,时间长了鲜度便大打折扣,且贮藏能力不到总产量的30%。苹果属鲜令水果,惟有解决贮藏问题,做到反季节销售、大规模生产才有经济价值。
“产业链极不配套,而产后环节尤其薄弱。”张建军说,目前全市还没有一家苹果加工企业,而洛川县不仅建有果汁和果醋加工厂,还有现代化选果厂、纸箱厂、果网厂等加工龙头企业,“这就是差距,很大的差距。”
12月14日上午,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在子洲县城祥和农贸市场内,麻地沟农民李成财在自己的摊位前忙活着。与其他苹果摊不同的是,他的摊位上除了散装苹果外,还摆了一排包装精美的盒装贴字苹果,外包装上“陕北山地苹果”几个字特别显眼。“这是子洲苹果的最高档次!”有人自豪地抢着介绍,去年杨凌农高会上,让省果业局局长王振
兴吃了赞不绝口的苹果就是李成财的红富士。
“盒子里的咋卖了?”
“58块8,麻地沟红富士,送人的话保你有面子!”李成财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大声回答道。
“太贵了吧?!”
“那边的不贵,还能便宜不少。”
“没你这好看。”“这就对了。”
在子洲,三川口镇麻地沟
村的苹果远近闻名,李成财之所以底气十足,他的苹果都是套袋加贴字,成色好、无公害、个头大、口感好不说,还能卖上好价钱。
45岁的李成财以前栽有近50亩苹果园,半数已挂果,多是富士品种。去年,他光苹果一项就收入3万多元,尝到甜头的李成财觉得靠苹果树发家致富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今年在县农业局和园艺站的帮助
下,他又新栽了12亩苹果树。
“要不是春上被冷子(冰雹)打了,按现在这个价,收入应该至少有20万元。”李成财有些遗憾地说,今年果树正开花时下了一场冰雹,加上在果树最需要水时遭过一次旱,他家苹果产了1.5万公斤,收入10多万元。让他惊喜的是,今年有很多不认识的人直接到苹果园里来买苹果,起价每公斤6元。因为走了“精品路线”,李成财的苹
果园在村里虽不是最多,但靠苹果收入却是最多的人。
对绥德县义合镇闫家渠村民来说,山西大同来的果商白兴兵可谓老熟人了,他已连续3年到该村收购苹果,这次以每公斤4元的批发价把马军民的5000公斤红星要拉到大同去卖。据该村老支书马子强介绍,今年村民光苹果一项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苹果产业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致富榜样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子洲农民李成财苹果园里种出“摇钱树”
》》》奋起突围 产业棋子布局于南部5个县 用5年时间打造100万亩山地苹果基地
较陕西苹果产业辉煌的发展成就,榆林苹果产业可谓百废待兴。借着“陕西苹果北扩”的春风和近几年榆林经济的跨越发展,榆林苹果产业奋起突围正当时。
作为传统的苹果优产区之一,榆林南部丘陵山区5个县宜栽苹果面积有200多万亩,这些地方整体经济水平落后,农民脱贫致富路子窄,而把苹果作为发家致富的新路子,优势明显。
在《榆林市“十二五”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榆林苹果产业将“立足打造全省一流优质山地苹果基地的总目标,到2015年,苹果达到100万亩,其中新增60万亩,改造现有20万亩低产苹果园;80%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
100万亩苹果基地具体布局在米脂、子洲、绥德、清涧、横山5县,其中绥德新建果园20万亩,米脂和子洲均新建果园
15万亩,3县均还要改造5万亩低产果园;清涧和横山均新建5万亩果园,分别改造3万亩和2万亩低产果园。
“前3年以基地新建和改造为主,后2年着手市场和加工等产业化开发建设。”对于规划,张建军激动之情难掩。
《规划》除了对园区布局外,还对市场和加工企业的布局、技术规程以及重点项目的经费预算等作了详尽规划。
近期规划在绥德建设一个年
加工能力为1万吨的果汁加工厂。
以晚熟品种为主,搭配适量的早、中熟品种。
重点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
在绥德建一个500亩的果树苗木繁育中心,5个基地县组建果业合作社50个,各建1万亩“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示范果园。
力争到2015年,平均每1000亩果园有1名专业技术
人员。
……
“《规划》内的8大类27个重点建设项目,共需资金1亿元左右,将按照市县两级1∶2的比例配套。”在张建军看来,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诸如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技术支撑以及考核奖惩等。“榆林苹果产业只要真正能按照那份20多页的‘十二五\’规划来实施,其发展的春天必然到来。”F②
新闻推荐
陕西标准化苹果示范园满怀喜悦的果农经营出红红火火的好生活收获丰硕果致富果幸福果果园分类初选繁忙的分类选果生产线外运出口的洛川苹果图/文雷治学樊小龙本报记者戴吉坤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
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