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个老袁,你咋就偏偏恋上了这片土地?

西北信息报 2018-01-11 09:44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张萌 张建刚

袁志强,黄龙县瓦子街镇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大家喜欢叫他“老袁”,送他昵称“强哥”。他没有什么惊人壮举,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党员,在乡镇默默无闻干了大半辈子,平凡朴实。为什么提起他?让我们走进袁志强的光影生活。

强哥很强,他是工作的“多面手”

1991年12月,袁志强复原到小寺庄乡政府(现在的瓦子街镇小寺庄村)。当兵出身的袁志强,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起初的团干到后来的会计,4年里,无论什么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很快脱颖而出。1997年,也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五年,全县筑起了小康梦,出类拔萃的袁志强凭着自己扎实的工作经验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成了小寺庄圣君庙村的副主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当时县上提倡‘双万工程进万家,干群连心奔小康\’,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为群众干点实事”袁志强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小寺庄路远偏僻,回一趟家要好几个小时,他干脆把家人接到乡上,把家安在这里。有一次,已经很晚了,突然开始打雷,这可让他着了急,老乡的玉米还在院子里晒着呢,这一下雨,玉米容易发霉,大半年的“辛苦钱”就没了。他赶紧骑着自行车赶往村里,果不其然,黄灿灿的玉米还睡在地上,他心急如焚,一边喊人一边就近帮助大家收玉米,直到将铺开的玉米全部收起来又用篷布盖严,才松了口气。“多亏了袁主任,要不我这玉米估计粮站都不敢收”村民感激地说。

也许是军旅生涯的磨砺,袁志强总是把工作需要当做“命令”一样执行。两年后,双万工程任务完成,他又回到乡政府当起了党委文书,干起了会计老本行。

2001年撤乡并镇,原来的小寺庄乡和瓦子街合并为现在的瓦子街镇政府,人员和岗位重新调整,袁志强开始担任计生办助理一职,说是助理,其实就是他一个人,但是工作期间,大到管理服务,小到报表报送,他从来未遗漏过,也因此大家叫他“强哥”。

2015年,他凭着自己的耿直和廉洁,当上了“后勤部长”,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袁部长”。这个部长可不是一壶茶一整天的高规格,而是忙起来一刻都没有空闲的“苦差事”,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花园、一个水就能让他足足跑一天。

一年四季,花园里的杂草清理、树形修建都归他负责,早晨,我们都还没起来,就听见油锯轰隆的声音,不用看,我们就知道部长又在给它的花花草草“整容”。他经常自嘲说“它们也是我的兵”。不仅如此,部长还掌管着水、电、暖气等一些列杂事。

每年一入冬,用水就成了机关院里的大难题。袁部长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水管,生怕一冻大家都没水用,但是这个办法在最冷的时候依然没用。后来他跟领导协商,在院子的最左边安了水泵,每天固定给大家抽水,保证正常用水。除此之外,谁的暖气不热了,都会找他。去年,财政所暖气管道堵塞,房子冷的像冰窖,强哥知道后,带着工具亲自上门找问题,修好后,又反复的问供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才彻底放下心来。

2016年,人事调整,单位会计职位空缺,不懂专业的人还干不了,于是袁志强摇身一变又成了“袁会计”,发工资、报账、做表,忙上加忙。大家都说“强哥不老,干的比年轻人都多”,他笑笑说:“我觉得干啥都行,都是给大家服务,会计虽然累了点,我全当锻炼身体了。”

老袁不圆,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有困难,找老袁。”在瓦子街镇政府,这句话早就深入人心。

老袁,其实不老,大家叫他“老袁”,是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扎根25年“不挪窝”,是这里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大家心中的老大哥。

今年4月,政府的卫生间供水出了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把门锁起来,大家去外面上厕所,但是这样既麻烦又耽误时间。老袁觉得自己以前修过,就带着现有的工具开始检查问题,他发现是上水的水阀坏了,所以水压跟不上。找到问题之后,他联系水保站定丁忠安站长,两个人一起想办法,直到深夜12点,收拾好一切,他才从回到自己房子。

“不管是份内份外,只要老袁能做的,他都来者不拒、随叫随到。”党委文书李长安说。

“我的门坏了是他给我修的”、“我的灯是他帮我接的线”每次提到这些,话题永远说不完,大家都说老袁做的这些细微小事比彩虹更耀眼。

知足感恩,始终有个好心态

在基层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跟他一样一呆就是几十年的人少之又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连老袁自己都不记得送走过多少基层人,送走了几届书记镇长。也是因为长年呆在乡镇,饮食不规律,身体状况愈加下降。前年,他因为身体不适,生了一场病,医生再三嘱咐他注意休养,避免劳累。可是刚刚缓过神的他,又开始像以前一样当起了单位的“热心人”,家里的“陌生人”。

“那么多人都回城了,你就不想离家近点”也有人这么问他,他却平淡的说:“我在乡镇呆惯了,回去还睡不着呢。”

人生如棋,繁华迷眼。大家都说强哥有着“不为丘壑难平而癫狂,不为遭遇挫折而沮丧,不为壮志难酬而悲伤”的大情怀。今年是老袁在基层的第25个念头,25年里,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点滴温暖着大家,用小事尽着自己的本职。面对名利和诱惑,他心如止水,面对荣誉和赞赏,他不骄不躁,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毅力,一如既往的谱写着平凡人的华彩乐章。

新闻推荐

神奇的黄龙核桃 通讯员 陈文冰 张冰

“一天三个核桃仁,一辈不进郎中门。”在黄龙,人们对核桃情有独钟。在三秦腹地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有一片堪称生态文明典范的秀美山川,素有“绿色明珠”“陕西的一叶肺”之美称,这里就是被...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