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引来一方水 “火”了这座小县城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绮丽的景象不仅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今,在陕北的俏江南黄龙县,游人每天都能欣赏到七八只白鹭迈着长腿,徜徉于在水一坊清浅的河道里,不时地低头觅食,如果你想靠近它们,它们就会呼扇着翅膀高高飞起,动作轻盈优雅,湛蓝的天空,金黄的琉璃瓦,清澈的河水和展翅飞翔的白鹭,勾画出一幅绝美的塞上江南冬景图……
“现在黄龙环境优美,引水进城后,连鸟也爱住在这里了。从去年秋天到今年冬天,我就一直能看到白鹭生活在这条河里。”黄龙县居民张建笑着对三秦都市报记者说。
据悉,黄龙县是陕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周边韩城、澄城等6个县市提供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但过去黄龙县城的河道时常干涸也是事实。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水为源,更何况山清水秀的城市才更有灵气,如何能让黄龙既有青山逶迤,又随处可见流泉飞瀑?为此,黄龙县委、县政府设计了一套组合拳,就如同一位丹青妙手,挥毫泼墨,短短一年来,黄龙一下子变得“远山含黛,近水如烟”,不仅是游客,就连过往的鸟儿也都流连忘返了。
谁引“扬州水”一夜入山间
曾经黄龙人总遗憾家乡山肥水瘦,总羡慕梦里江南。一觉醒来,却见石堡河畔烟柳迷蒙,水波潋滟,似乎置身江南,直惊呼,谁引“扬州水”,一夜入山间?
环绕黄龙县城的石堡河,在经过工程师和工人们这些“当代愚公”两三年精心地梳洗打扮后,就像原本孱弱的少女,蓦地就丰腴起来,沿河的灯光是她的首饰,精致的桥梁是她的嫁妆,那珠光宝气的丰韵,引来远近游客从早到晚绕着河道,不知疲倦地徜徉。一路山歌水韵,一路景色迷眼。清冽宽广的河面,被风吹起粼粼细波,远看明亮亮的如山的绸带,走近碧闪闪的如玉的光泽。
发展生态旅游以来,黄龙共在南山区域实施了南山木栈道建设工程、南山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石堡河健身步道及桥梁建设工程三大景观建设项目。其中桥梁建设最引人瞩目。沿着石堡河,自东往西共架起十五座桥梁,一桥一景,风格迥异。古典的廊桥,朱红的柱子,雕梁画栋的屋顶,飞檐斗拱的风格连接起水磨湾片区和在水一坊。夜晚灯光亮了,整座桥通体辉煌,与河道的灯火连成一片,照耀得水波金甲如鳞,在此漫步,恍若仙境。穆柯寨大桥气势雄伟,二桥组合,一律青石栏杆,雕琢着展示黄龙地域文化的花纹,与中心街大桥的青石龙柱呼应着,构成了黄龙文化特色。
连接穆柯寨大桥和南山公园的是长460米的木栈道,木栈道沿山脚依势而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既与整个南山景色和谐,自身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木栈道的建成串联了水磨湾片区和南山景区,使之融为一体。漫步在木栈道上,欣赏着南山的旖旎风光和清可见底的河水,令人情不自禁,流连忘返。
南山公园的入口是一座曲曲折折的青石板桥,两侧的石板上,雕刻着文人墨客赞颂“巾帼岂肯让须眉”的奇女子——穆桂英的诗词。桥下,水波不惊,温柔地拍打着桥墩,似在缓缓讲述着又一个“沙场秋点兵”的传奇。
在南山公园和曲桥之间,有一条全长989米的健身步道。步道全部采用压花地坪和鹅卵石结合的方式进行铺设,整体效果典雅大方。悠然地行走在步道上,步道沿线绿油油的草坪,生动的梅花鹿、牛羊雕塑,造型别致的竹林草亭,以及一条穿城而过的石堡河,河水荡漾着涟漪,一波一波向东流去,水面上摇荡着乌木小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跃然而出,这一切无不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山水田园韵味。
河水流过兴隆桥。兴隆桥是欧式风格,白天,高大的桥柱和粗粗的绳索,粗犷而豪迈。夜晚,六架弯曲的绳索闪着耀眼的灯光,照得桥面和河水一片透亮。逆流而上,一路向西,幸福门大桥沉稳大气,迎客松广场对面的雨篷桥风姿绰约,连接二者的又是一段264米的木栈道,栈道下排列着30余个喷着水花的龙头,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让你仿佛永远都走不完,也走不够。
做好水文章 助推生态游
在黄龙,堤防工程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还做成了景观。近年来,黄龙县以洪水、涝水、污水、供水、节水“五水共治”和第二水源等项目建设,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保护地下水,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充足的同时,用水留住产业、用水留住人,用水文化提升土地价值,改善城市面貌,助推生态旅游。
黄龙县水务局依据石堡川重点防洪工程现状和黄龙发展需要,以石堡河河势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进行堤线布设和堤距拟定,建成以左、右岸堤防为主的防洪屏障,确保石堡镇段18998人和12137亩农田免受洪水灾害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位,为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把工程做成了景观。
如水磨坊水景观,作为城区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水力自控翻板闸1座,生态护坡200米,水域宽32米,形成水域面积6000余平方米,最开阔处,水深3米,碧波荡漾。此处,布设水车2座、观景台1座,景观船2只。
城区共建成区水域长7500米,设水力自控翻板闸4座,混凝土重力溢流堰64座,水域面积16.5万平方米,蓄水总量2.99万方。新打造的龙湖、在水一坊、龙城之窗等水景观已成为生态旅游新的亮点,龙城水域等建设将更加彰显黄龙“山清水秀”的独特魅力。
小城东西两面,各有两座水车遥相呼应,成为这座小城的一道独特景观。水车矗立河边,倒映着富有江南韵味的“龙城之窗”和汉唐风韵的水磨坊小区,灵动、清雅、诗意。
该县水务局、城建局、城管局等部门凝心聚力联手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起第二水源、实施街道桥梁、城市景观、河道亮化、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环卫保洁等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项目66个,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鼓励“中水”回用,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把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确保生活用水全部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保护好黄龙的绿水青山,为生态旅游添彩,为***发力,为一方百姓造福。
依托良好的水资源,清水漂流成为黄龙旅游的热点。2014年建成的石门峡漂流,位于白马滩镇,刺激而清爽,为游客增添了体验式旅游的乐趣。每年从五月初到十月中旬,天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省内外游客“我要去黄龙”夏季旅游的首选项目。2016年夏季,黄龙县另一个清水漂流景点“石堡河漂流”建成,就在县城附近的龙湖景区下游,并与无量山景区融为一体,吃住行方便,成为黄龙县城一日游的重要节点。
目前,城区水景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龙湖水景达到10万平方米,龙湖距县城五公里处,碧波荡漾,画舫快艇在湖面划过,如飞花溅玉,各地游客携亲朋同学聚会于此,络绎不绝。即将建成的龙城水域一期将新增水景面积7.5万平方米。“龙城水域”在县城规划区的水磨湾至龙湖之间,实施“一河两岸”流域治理项目,项目区总面积1120亩,建成后,黄龙县城将实现“半城半水”的格局。
满城尽喷泉 黄龙更多彩
水景,令黄龙县城成为一座赏心悦目、清爽怡人、远近闻名的避暑山城。
引水进城工程是黄龙县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旅游承载力,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县城”的重点工程。该工程通过在城区主要路段、居住小区、公园广场等处布置喷泉景观,从而增添城区的景观活力,盘活县城整体景观。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在黄龙县城自西向东共布置水景观7处,依次是月亮广场水景、城西客运站水景、人民广场水景、林业局水景、兴龙苑山体水景、迎客松公园水景以及龙城新天地音乐喷泉。通过安装景观喷泉、栽植景观苗木并依地势进行造景,同时配以夜间亮化,充分体现出黄龙县城“山水和谐共融、昼夜景观连绵”的景致特色,为黄龙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观。
其中,“龙城新天地”音乐喷泉成为吸引远近游客的主要元素。这处喷泉坐落在城东迎客松公园对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目前陕北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主体建设为音乐喷泉和休闲娱乐区两部分,依山而建,石堡河从旁边缓缓流过。在116米长的喷池中,7组花式喷洒出变频方阵、莲花朵朵、百米变形跑泉等水型,水柱最高能达到86米,给人们带来声、光、电、水完美结合的视觉享受。在喷泉的旁边,是一个休闲区,有咖啡屋一间,配有80余把座椅,供游客休闲。每当夜幕降临,喷泉水池与小桥流水自然相连,水柱在音乐中飞舞,游客观赏喷泉,看溪水潺潺,游乐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丰富的水资源让迁徙的鸟类也流连忘返,河水为鸟类提供了泥鳅,蛙类、小鱼等丰富食物,像白鹭、黑鹳、鸳鸯、野鸭子等鸟类迁徙到这里,都会停留一段时间。
在推进生态旅游和特色城市建设中,黄龙县按照水、绿、美规划理念,围绕做足“绿”字,做活“水”字,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通过引水进城工程,打造城市水文化,营造水绿相融的城市空间,让群众享受城市公园般的居住环境。同时注重水资源供水、景观、娱乐等综合功能,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绿色生态亲水城市,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当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赶来的游人们站在黄龙四周高高的山岗上,头顶辽阔的蓝天流云,眼前遍地汹涌的绿色波浪,深青浅黛的湖光山色始终提醒着人们,曾经被世人认为贫穷、偏僻、边远的黄龙已被注入灵气,有一股摄人魂魄的力量存在。黄龙这座被誉为“陕西一叶肺”的北方小县城,华丽转身成为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的黄土高原上的“香格里拉”。
窦克军 崔亚樵
新闻推荐
延安日报记者黄志荣69年前,一个战役让鲜血染红了瓦子街;69年来,生活在这块红色热土上的人们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孜孜以求;而今,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生态环境又让这里锦上添花。10月29日,榆林、延安、渭...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