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义子沟的岁月—走进重点革命老区村甘泉县下寺湾镇贺家湾行政村

延安日报 2014-10-29 22:39 大字

贺家湾行政村村民的屋舍

贺忠在古朴的窑洞前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贺家湾行政村位于洛河南岸,与下寺湾镇政府隔河相望,下辖贺家湾、义子沟、老庄3个自然村,有140户、533人,总耕地面积1724亩。

1935年,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和巩固,特委机关和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迁至甘泉县下寺湾镇,特委机关驻扎在下寺湾村,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扎在贺家湾行政村义子沟村,这期间他们制定并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洛河川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还在下寺湾成立了消费合作社和贸易集市,为发展边区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期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借用了义子沟村村民的11孔窑洞,用来办公和居住。当时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就住在义子沟的村民贺寿山家中。

当天下午,记者一行从下寺湾镇政府出发,跨过漂亮的洛河大桥,再走上近十分钟的通村公路,就到了丛林掩映的义子沟。义子沟村四面环山,山大沟深,耕地不集中,村民住得很分散。过去村里的人们,主要靠种地为生;如今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去镇上做点小生意,留守在村里的多是年迈的老人,他们依旧沿袭着最传统的耕作,山上种着小杂粮,院子里种着天然蔬菜,自给自足,生活清贫却也安逸悠然。

跟着政府闹革命

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曾借住的11孔古朴

的石窑前,记者见到了它们的主人,70岁的前村委会书记贺忠。79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他并未经历,但从小到大,从父辈们口中他听了很多关于那段难忘的岁月。小时候村里没电,晚上爷爷躺在炕上,一遍遍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贺忠告诉记者:“这些窑洞从明朝开始就有了,估计有400多年的历史,听爷爷讲,家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些窑洞经过数次翻修,才得以保存至今,且仍能居住。”据他讲,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驻扎在这里时,村上只有四五十人,村民们主动给借住的战士提供粮食,基本都是小米,现在他家堆放杂物的那孔窑洞,当年便是办公人员和战士们的厨房。

当年,贺忠的父亲家里兄弟三人,大伯是原下寺湾乡的乡长,三伯当时虽只有18岁,已是青年民兵连连长。贺忠父亲当年22岁,本是农民,陕甘边苏维埃政来之后,在洛河川成立了好几个区,他的父亲曾担任二区区长的秘书,负责上传下达,政府需要什么,农民如何配合,都是他父亲去负责沟通协调。“听父亲讲,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到达义子沟后,就开始积极谋划布置,不久后崂山战役爆发,村民们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要牲口给牲口,要粮食给粮食,很多人还自愿参加了担架队,负责抬伤员,大家都乐意跟着政府闹革命。”贺忠说。

在贺忠心中,只有四五十人的小山村能成为当时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驻地,是一件极其重大而且无比荣耀的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村民不计得失,倾自己所有来支持革命。这种淳朴民风在村里一直延续,远比79年长,也远比其它重要。

副业给村民带来好收益

据下寺湾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贺家湾行政村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目前较为完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32户搞运输业及相关产业,11户在下寺湾镇经营各类商铺,4户从事汽车电视维修等,2户

从事养殖业,其余村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要经济依靠。义子沟村近几年也进行了村道硬化,但因地形等原因,村子进一步发展受限,村民大多已经外出,不久之后,义子沟村的村民有可能会全部搬出。而老庄村和贺家湾村的发展则相对好些。

杜王有是贺家湾行政村老庄村的创业能人。25日下午,记者见到杜王有时,他正在收鸡蛋。今年52岁的他从2003年开始养鸡,如今已有11年了。刚开始办鸡场时,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大家都不怎么看好他。但他暗下决心,决定了就想尽办法去做,他在银行贷了1万多元,买了700只鸡苗,从此踏上了困难重重却风雨无阻的养鸡路。刚开始卖鸡蛋时,他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出去叫卖,吃了不少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杜王有渐渐扩大规模,也打开了市场,养鸡场所从最初的小鸡社,变成了现在四个可容纳5千只鸡的鸡棚,除了每月去下寺湾镇和桥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的鸡蛋大都被固有的货商成批拉走了。

杜王有告诉记者:“从开始办养鸡场,到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把经济搞活\’,农民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刚开始我跟村民赊一些鸡饲料(玉米),别人都会有顾虑,担心我还不了,现在鸡场效益好了,拿多少饲料都能随便赊账,大家还说,没事,他们对我放心。所以我可以等到把鸡蛋卖了再给村民还钱,这中间就把经济搞活了。”办了养鸡场后,杜王有家经济情况一年比一年好,孩子上学的费用,不用愁也不用凑,自己手里也有了闲钱。鸡蛋也不愁卖,都是走批发,“今年效益好,赶年底收入12万元应该不成问题。”说这话时,杜王有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站在贺家湾行政村对面的山头上,俯瞰整个村庄,贺家湾村的屋舍整齐地坐落在绿油油的庄稼地中间,做饭的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烟囱里悠然冒出。义子沟和老庙村掩映在密密的山林里,踪影难觅。

“不久的将来,义子沟的村民就会从大山密林里搬出来,走向各个便利繁华的地方,但义子沟的那份宁静淳朴永远不会被遗忘,会被历史记住,也会被从村里走出的每个人记住,然后带到四面八方。”镇政府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高瑞张改玲

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习仲勋任主席。1935年4月,陕甘特委和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从甘肃南梁转移到洛河川,随后来到了甘泉县下寺湾镇贺家湾行政村义子沟村,在这里度过了4个月,指挥打响了崂山战役等。9月25日上午,记者从甘泉县城驱车近40公里,来到了这里,听老人们讲述那段艰苦又难忘的岁月。

新闻推荐

“三个三”提升纳税服务

本报讯(赵三军师娜)今年以来,甘泉县国税局结合自身实际,从思维上、方式上和措施上提出“三个三”新要求,促进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提出“三个一点”新要求,转思维、增强纳税服务的主动性。一...

甘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