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水之乡党旗红
(上接第一版)党员争做为民服务、带头致富的表率;产业争做示范引领、转型升级的表率)的奋斗目标,为该村的发展找到了强劲的突破口。目前全村发展大棚总数达到239棚,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件,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落实党员管理一述三评制度催生动力激发活力
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是激励党员队伍内生动力的现实选择。甘泉县积极探索研究定期分析评议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创新党员管理方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甘泉县党员管理“一述三评”制度》,以党支部为单位,通过召开述职评议会议,党员公开述职,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发放民主测评表,现场测评,党支部综合述职、“三评”、测评和平时现实表现,对每名党员定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格次,每半年初评、年终评定。在结果运用上,优秀党员方可列入年度评优树模范围,拟提拔的党员干部必须在合格以上格次,对于基本合格的党员由支部班子成员重点结对子帮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通过“一述看工作、三评定格次”的办法,达到“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的目的。
目前,全县301个党支部全部进行了半年初评和年终评定工作。通过公开述职和测评评议,公示党员评定格次,增强了党员的在党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警示了那些平时不注意自身形象、不好好履行义务的党员,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城关镇党委书记乔栋在镇机关党支部党员“一述三评”述职评议大会上说:“‘一述三评\’是管理党员的新标杆,是激励党员主动发挥特长、展现自我、自觉服务的助推器,不仅增加了党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而且调动了党员带头干事创业的劲头。”
推行党员干部一线工作制度引领践行群众路线
“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甘泉县结合全市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和该县“百个部门单位包村、千名领导干部下乡”活动,全面推行一线党建工作法,出台了《关于推行“一线党建工作法”的意见》,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移向一线、干部力量
用在一线、实事好事办到一线、工作成效体现在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了使“一线党建工作法”制度化、长效化,又专门制定了《“一线党建工作法”工作标准》,要求县级领导每月到村不少于1次,包村部门领导和各党(工)委书记每月到村不少于2次,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名困难党员、指导1户产业户,帮扶1户低收入户。同时,按照“重心下移、一线落实,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紧扣服务、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在农村,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载体,促进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在社区,以“评星定级、晋位提档”为载体,落实党员责任区,提高服务水平;在机关,以创“五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提升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在非公企业,以“双创双强”(创知名〈著名、驰名〉品牌、创先进支部,企业发展强、党员队伍强)为载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为了使“一线党建工作法”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该县从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入手,由包乡(镇)领导、包村单位参与,年初开展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干部干什么”问卷调查活动,5月份进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累计调查走访群众23000余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24条。为了把意见建议落实好、解决好,该县采取“三分清一承诺”解决办法,将梳理归类后的253个意见建议,分为一般、较难、困难三类,结合党员承诺制,分别由村、乡(镇)、县三级责任人公开承诺、建立台账、限时办理,目前已解决209件。县委组织部通过调研,把“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作为包扶石门乡张槐湾村的规划要求,提出了“支部引领建三园(蔬菜园、苹果园、核桃园)、党员率先破万元”的近期目标。今年为该村争取4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大棚蔬菜产业园,300多亩苹果园即将挂果见利,700余亩核桃园正在建设之中。
各级党组织和包村领导把落实一线党建工作法作为包扶低收入村工作的主要抓手,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为村上跑项目、争资金、办实事。高哨中心社区寺沟村是县委副书记、县长苏醒仁包扶的低收入村,针对村上产业滞后、孤寡老人多,特别是残疾人较多
的实际,苏醒仁对该村党员提出了“守一岗四带头”(守好便民服务岗;带头发展产业、带头退耕还林、带头关爱残疾人和空巢老人、带头美化环境)的活动载体,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村掀起了发展大棚蔬菜、蘑菇种植、养猪热潮和关心孤寡老人、主动照顾残疾人的良好风尚。通过争项争资,为村上新建了党员活动室、水塔、小广场,农闲时村党支部组织群众扭秧歌、开趣味运动会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寺沟村发生的变化是“一线党建工作法”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全县117个村,由150个县直部门单位和19个企业结对帮扶;2240名部门单位在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群众6720户。今年累计协调资金4299.8万元,扶持项目建设331个,办实事好事1256件,化解矛盾131起。在今年7月份的持续强降雨过程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赴一线、连续作战,乡镇干部分区划片、包村单位驻村蹲点,共转移撤离群众5655户18726人,实现了群众“零伤亡”,这次抢险救灾成为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大课堂和创先争优的主战场。
三项制度开花结果 区域化党建格局初步形成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举措。按照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服务群众的原则,甘泉县通过创新推行党建工作“三项制度”,打破了传统思维和区域界限,把重点放在城乡联动、村企互动、辐射带动、整体推进上,使基层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了三大区域化新格局。
在劳山川,以杨庄科村为中心,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卢力群的包扶下,先后为该村引进了3家大型养鸡企业,农民养鸡户迅速增加,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在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调研活动中,卢力群提出该村要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及时组建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联合党支部,以党建为统领、以经济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目的,活动辐射到全乡10个养鸡村、2个养鸡专业合作社和全部养鸡户,进一步壮大了养鸡产业,带动了更多农
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农民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村企共建、活动共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标。
在洛河川,以下寺湾重点镇建设为依托,在市发改委的真情包扶下,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主街道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期工程、移民搬迁小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镇党委抓住这一优势,按照“打基础、兴产业、聚人气”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四区三化(党建综合示范区、统筹城乡示范区、产业开发示范区、社会管理示范区;生产现代化、生活居民化、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同时把乡镇机关站所党支部、镇机关周边村党支部全部纳入到新型示范社区,建立了社区联合党总支。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一批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批非公企业蓬勃兴起,大量的农民搬迁移居到镇机关周边成为居民,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多措并举、激发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道镇,以甘泉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通过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和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省级“双培双带”示范县建设契机,重点把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及时掌握在招商引资中新引进企业的党员情况,力争进驻园区企业符合成立党组织的,及时成立;不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但有党员的,就近成立联合党组织,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今年9月份,在园区新进驻的鲁豫油气节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党支部,并由专人负责联系指导、开展活动,推动企地联建共赢。
三大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初步形成,不仅充分发挥了各种资源优势,拓展了各领域党组织联动共建,而且大大提高了党组织工作效率。在全县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甘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周演说:“创新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活水源头,‘三项制度\’是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做法,今后还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美水之乡党旗红,为民服务在一线。“三项制度”助推了党建工作区域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为甘泉县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奋力打造全省转型发展先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县、特色产品驰名县、绿色生态宜居县,建设开放生态文明幸福新甘泉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A⑧
新闻推荐
春节将至,甘泉县纪丰现代农业园区内的温室花卉种植馆内“百花怒放”,几十种花草品种供人挑选,捧上一盆回家,美化了环境也为这寒冬增添了一丝春意,受到了该县群众的青睐。图为纪丰现代农业园区温室花卉...
甘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