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护林人 一片青山情
在富县桥北国有林管理局,有任家三兄弟,分别叫建林、育林、成林。他们的名字,有着典型的“林业色彩”,不仅寄托了父亲一生爱林、护林的情结,还印证了自己大半生的事业。
2018年11月,时任岔口林场管护站站长的任建林光荣退休。在欢送会上,同事们让任建林介绍工作经验,这个在林子里摸爬滚打了36年的铮铮铁汉却多次哽咽:“我是真舍不得这片林子呀!”
听惯了松涛阵阵,看惯了青山如黛,跑惯了山路崎岖,退休之后生活让任建林很不适应,他常常想着林子里的每一棵树,它们长在哪里,他都记得。偶尔,他会来到父亲的老房子里,一待就是一天。
“我父亲任泰祥和林子打了40多年的交道,一辈子把林子看得比命还重。”任建林一边翻着父亲的遗物一边说,“1964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是护林员,那时陕北自然条件不好,黄土裸露,父亲常说要改善环境就要植树造林,所以为我取名建林。等到有了两个兄弟,父亲说,树长起来了就要抚育好,这样才能长成一片树林,就有了育林和成林的名字。”
一本本细致工整的工作笔记,记录了父亲走过的每条山沟的位置和地形,一本本泛黄的专业书籍,一张张寸许大的黑白照片,一本本荣誉证书,都记录着当年父亲的实地工作情况,老人的一生都与青山为伴。
父亲去世后,任建林将这些遗物全部妥善保存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2013年7月9日,场里来了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当时我们兄弟三个都在山里,都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在药埠头国有生态林场的管护区,任育林满眼含泪,“这片2000亩的松树林,就是父亲当年带着人种下的。如今,我们走着父亲走过的路,吃着父亲吃过的苦,他老人家守山护林的嘱托,这辈子都不能忘。”
1992年,26岁的任育林刚参加工作,那时候林场里没电没水,照明靠的是煤油灯,上山巡护靠步行,场里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通信靠吼,治安靠狗,交通靠走。
“在林子里巡查,啥都能遇到,野兽、毒蛇,还有地窝蜂。”任育林说道,“不留意一脚踩下去,野蜂成群飞出,顺着裤腿就往上爬,蛰得人满地打滚。”
已经54岁的任育林,在汽车不能到达的深山里,每天都要和同事们走十多公里山路。他们最长在山里待过3天,饿了就啃口干粮,夜里就倚树而眠。
对他们而言,辛苦不足为道,最难熬的是寂寞和思念。护林员一年几乎没有假期,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5月底为防火期,每个人都必须在岗巡查,人均管护森林面积为3万亩。逢年过节,别人回家团聚,他们却最忙碌。为了防止有人燃放烟花爆竹、烧纸祭奠引发山火,他们的巡护更加频繁,对家人,他们总觉得愧疚。
“8年前,林场没有手机信号,我们想家了就爬到山顶找信号,找着了举个手机不敢动弹,生怕一动弹就没有信号了。”任育林道,“有时候刚‘喂’了一声,就再也听不见声了,你是不知道,那心底的想念就像火一样,一下子喷到嗓子眼,真想大哭一场。”
近几年,随着富县桥北国有林管理局加强“智慧林业”建设,任育林51岁的弟弟任成林学习了无人机技术,现在是林政稽查队的一名“飞手”。“有了无人机,我们的工作效率比以前高多了。”任成林说,“以前,很多山势陡峭的地方只能靠脚力硬上,现在我们用无人机辅助巡护,安全还高效。”
如今,任家的第三代人——任成林的儿子任强,也成为森林消防队的一名消防员,承继了任家守山护林的传统。
“最初,我是不愿意当森林消防员的,我的同学朋友都在城里,城里繁华,玩的地方多,工资待遇又高,做林业人,一辈子就得在深山老林里。”说起这些,任强笑了。
2017年农历正月十七的黄昏,黄陵县上畛子突起山火,请求直罗森林消防队支援,任强和同事们到达起火地点时已是晚上11点多。当时火场风力较大,地势复杂,扑救难度极大,他们迎难而上,等到险情完全排除时,已是第二天下午。望着夕阳西下,瘫倒在地的任强却心生骄傲。
一瞬间,他懂了为什么父亲坚持让他从事林业工作:“成一片林不易,护一片林更难,父亲是想让我守护好父辈们为之奋斗一生的这片林子。”
据了解,目前桥北国有林管理局管辖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7%,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像任家三代人这样默默奉献的林业人,是他们的坚守,让黄土沙峦成为绵延青山。
新闻推荐
富县牛武镇引进雪桃 裁植让百姓产业致富 每亩收益可达3.6万元
●寺庄村雪桃树苗高度已达2米左右本报讯(记者贺卓通讯员杨雪)“2017年3月份,我栽种了5亩雪桃,2~3年即可挂果。进入盛产期...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