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圣”放歌三川驿 文/图 本报记者 赵秉瑜

延安日报 2018-01-15 16:46 大字

西门洞之内

深秋的三川驿村,一场连阴雨过后,满山的树木沐浴在雨露中,依山而建的房屋稀疏零落,村子中央的一大片庄稼地里,玉米棒子还没有收获,走在村子里,偶尔看见几个老人在院门外晒着太阳。整个村子除了葫芦河水的哗哗声,听不见人声狗吠。

谁曾想,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城池,人声鼎沸,车马嘶鸣。

三川驿古城位于富县吉子现乡,2017年10月18日清晨,我们一路前往探寻这座千年古城。同行的有县通讯干事陈振富、乡武装干部党建昌和村主任孙发海。

三川交汇古驿站

站在城池东边的山梁上,向下俯瞰,三川驿古城尽收眼底,整个城池坐北向南,北依山势而立,东西城门洞尚有遗迹,遥相呼应。顺着山势下来,过了葫芦河上的便桥,便可看到东城门洞,这是进村的必经之地,但目前已废弃不再使用,村民们都依山而居,当年的城池变成了耕地,与东西城门洞连成一体。

从县城前往三川驿的途中,宽阔的塬面,一眼望不到头的苹果园伸向前方,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头。出了果园的尽头,汽车迂回盘行在山路上,行驶到一座山梁,面朝东方极目远眺,三道川交汇中一处开阔地映入眼帘,一条河流缓缓流淌。

“三川驿在葫芦河下游,曾设县、驿、镇,目前为三川驿村,有27户200多人,算是个小村子,此地名因三川在此交汇而得。城址内有金代碑石一通,古城墙和城门洞遗迹犹存。”陈振富一路介绍着三川驿古城的历史沿革。“南北朝时期,西魏废帝三年,长城县治迁往三川,更名三川县。历经隋、唐、五代,均为县。之后设驿站,更名三川驿,沿用至今。到了北宋熙宁七年三川县废置,降为镇,如今成了自然村。村里除了有古井、破庙、石碑,听说还有一处记载杜甫行踪的摩崖题刻,鲜为人知。”

一个小时车程,到达三川驿。汽车从葫芦河的便桥上驶过,眼前便是城东门,它静静地伫立在道路一边。经过东门,径直前往城西门,东西距离大约800米。城西门洞遗迹犹存,里外由石头砌成,高3.5米,宽2.9米,进深8米。西城门洞与西城墙中间被拦腰斩断,成为一条大道,通向一片庄稼地。东边入口几乎被道路掩埋,深深地陷在了路基下面,已经废弃,西边入口前的玉米棒和萝卜还没有收获。拨开高高的玉米杆,可以一览当年的西城门洞,由清一色的石头垒成,清晰可见。

从一米多高的门洞钻进去,地上的黄土泥厚厚一层,内梁上清晰可见支撑的木椽,村主任说:“那是柏木!”也许只有柏木才能保存到如今,历时一千多年依然静立于此。

沿着城墙根行走,由下向上仰望西城墙,残高有两层楼高,墙基残宽可并行两辆汽车,而墙体的土夯层有10多公分,层次分明。

杜甫笔下三川驿

三川驿虽远离长安,却因其作为一座城池和驿站,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吐纳心声之地。尤其是唐代诗圣杜甫,他为躲避“安史之乱”,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携妻子儿女住在今天富县城北30里的羌村,两年有余。在此期间,诗人往返奔波于长安与羌村,也时常游历当时的延安城。三川驿成为他辗转长安与鄜州之间的必经地,并且诗人留下了壮美的诗篇《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直到如今也被人们所传颂,也被历史所记载。

清康熙《延安府志·人物》志记载:“唐杜甫,字子美,湖广襄阳人,禄山之乱,甫避兵三川,肃守立,复自鄜奔行在,拜左拾遗,时所在寇起,甫家寓鄜,弥年贫赦,孺弱几至饿死。有《九成官》《陷贼中》《羌村三首》《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等诗作。

据说当年杜甫携妻带子前往羌村时,途经三川驿,写下了这首《三川观水涨二十韵》。这是一首纪事赋物之诗,全诗仿象生动,被称为“宋元以来体物律古之祖”:“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蓊匌(wěnggé,弥漫的意思)川气黄(川气黄:因洪水挟带黄土,故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

末尾两句“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水流湍急,没有桥梁可渡,多么希望水能化成乌有,何时眼前能出现一只天鹅,让我骑上它自由飞越这激流。道出了诗人的万般无奈和感慨。诗人亲眼目睹洪水肆虐,裹着泥沙,在躲避动乱的同时,经受着自然灾害的危险,路途的艰险劳顿,让他颠沛流离身心俱疲,他满怀对国家的忧思,对亲人的担忧,复杂的情感跃然眼前。读来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国将不国,家何为家!”诗人心中发出了声声呐喊。

遥想一千多年前的三川驿,葫芦河水涨何等壮观,三面山上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艄公的船桨在风中吃力地转动,斗笠和蓑衣被河水打湿。诗人途经此地,过葫芦河历尽艰险,担惊受怕,更感叹国难当头。

中国历史上的唐代,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同时期的鄜州同样见证了它的繁华。隶属鄜州的三川驿,当年也享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绵延在子午岭的唐古道就从这里出发,运送粮食、食盐,自然不可懈怠。停宿歇脚赶马,人流不息。杜甫也如这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却是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而他的心中依然满怀着文人的家国情怀。

“拾遗墨草”见沧桑

雨后湿润的草地上沾满了水珠,晶莹透亮。金黄的野菊花装点着田野,沿着城西一段残留的城墙向西南行走,前方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却让古城内外泾渭分明。村主任孙发海介绍,“这里叫顺水沟,沟里有一处摩崖题刻。”

鄜州摩崖题刻,大多出自名人之手,题刻于悬崖峭壁之上,特别醒目,且含义深刻。这些题刻反映了富县一些地方的人文景观,蕴含着当时的思想文化,有的题刻也是石雕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小河三米见宽,踩着河中的石头过了河,从堤岸爬上田垄,穿过一大片玉米地,十余分钟的路程,一条细流从迎面的山涧顺流而下,汇入刚才的小河,流向前方与葫芦河交融在了一起。晴朗湛蓝的天空辽阔高远,一处摩崖题刻半遮半掩在陡峭的山涧中,前方几乎被葱郁的树木掩藏,如若不留意很难发现。顺着70度的斜坡上去,看到“拾遗墨草”四个楷书大字,下方共有两首题记。整个题刻浸在水中,依然不时有水从崖缝里面渗出,自上而流。摩崖前只能勉强站立两个人,并且石头中间明显出现横断面,猜想当年一定是块整石,这块石头经历了千年风吹雨打,才成为现在的样子,石崖中间还有打桩作业的哑口。此时,站在摩崖题刻前,朝北望去,远处的城池略呈梯形,东西城墙依山势而行。

这一题刻呈长方形,高1.69米、宽0.48米,阴刻楷书,内容为:“锦书会上浣溪堂,此地来足迹已荒,满□龙蛇尚飞动,三川花鸟俱相望,李杜齐名无不□。□契许身谁谓枉,万死问关赴行在,捻令吴益志堪伤。”落款是“大明嘉靖戊午年(1558)南都陈凤□书”。题刻阴刻楷书,刚劲有力,结体优美,刻痕深峻。这充分印证了当年杜甫曾经在三川驿留下行踪。

从顺水沟出来,沿着城墙的西北方向,有一口水井有百年历史了。井口旁边有一个手摇的辘轳,井口覆盖着一张大铁皮。探头向下一看,深不见底。村主任说:“村里人现在还吃着这里的井水。有10多米深。不知有多少年了,可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已是正午时候,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村中央,一棵树桩上坐着两位老人在晒太阳,82岁的老人常玉兰12岁从大荔嫁到了三川驿,她说:“我来时就有这口井了,那时老辈人也说有些年头了。曾经的东西城门洞可以人马车辆通行,村子里有40多户几百口子人。”

踏着玉米地,在城中央的农田里,有一处破庙,地上躺着身首分离的石佛像,被掩盖在玉米地里,而在东北方向的农田里有一块历经风雨的功德碑立在那里,正面刻有“鄜州龙泉东西音院……”的字样,落款都是僧人的名字,而另一面已看不清字迹,历经岁月风化,石碑已没有了完整的形状。

孙发海指着石碑斜前方的山峁说:“听老辈人讲,曾经那里是一座庙宇,香火兴旺。”

千年过去,三川驿古城,你可以看到百年以上的老井、破庙,千年的石碑、石雕,它们都散弃在田野中,唯有那口老井依然在履行着它的使命。

时代变迁,岁月流逝,三川驿古城逐渐远离了城市的前进步履,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城市职能的消失也让它淡出了历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只有残存着的东西城墙和高耸的城门洞,高傲地挺立着,告诉人们它曾经的风光无限和繁华热闹。

新闻推荐

白草坬隧道里的打冰人

本报记者赵雪通讯员李海峰米卫卫1月4日清晨6点,陕北富县地区还沉浸在夜色中,今年的首场降雪使富县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13摄氏度,而此时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延安工务段富县桥隧车间富县...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