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录平:让苹果成为延安人的“宝疙瘩”“果农是我们的大后方”

延安日报 2014-12-27 21:17 大字

(上接第一版)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毅然辞去了县电力局的工作,回到家乡吉子现镇东屯么村,开始从事苹果产业开发和果品营销工作,为家乡果业发展“探路”。

没有资金、没有厂房、没有技术,怎么办?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靠借贷筹得资金。凭着踏实肯干的心性和一股绝不服输的精神,他愣是生生踩出了一条路,建起了30亩标准果园。

“噼里啪啦……”五年来雨雪风霜磨练下的种子,随着2006年春天的到来冒出了绿色的尖角。在热闹的鞭炮声中,以现代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进出口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陕西富县绿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了。张录平任董事长。

为了扩大延安苹果的知名度,他带领他的团队积极探索各类市场,参加国内、国际考察展览数十次,为延安果品销售做开路先锋。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客商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正是依托这个平台,他把苹果产业越做越大,带领家乡人民走上了致富路。在他的努力下,短短几年间,公司建设了核心基地3450亩,成为富县苹果产业先锋、省级龙头企

业,带动辐射农户3000余户。

“这里就是我们的果园,今年的苹果都刚刚采摘回来,那边是气调库……”张录平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情况。顺着他指的方向,可以看见一支长长的队伍一直从气调库排到了院门外。

这些都是附近的果农,他们是来气调库储存苹果的。“以前我们都是把苹果放到土窖里储藏的,很多时候苹果要放到过年后,收购的人来一看,不是脱水了,就是老鼠咬了,损失特别大。”说起土窖储藏的弊端,果农雷开红不由掬了一把辛酸泪。看着排在他前面的乡亲们陆陆续续把苹果往气调库里搬,雷开红朴实的脸上爬满了笑意:“这下好了,大家也不愁苹果卖不出去坏在窖里了。放到果库里,第二年照样能卖个好价钱。”

自小长在农民家庭的张录平深

知改变储藏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他提议:建立一个万吨气调库,集中解决富县苹果储藏问题。目前,气调库已修建完成,其储藏能力达1万吨。

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果库的用电量一直很高,这无论对于果农,还是果商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张录平曾多次在政协会议上建议降低涉农企业(果库)的电价,终于在今年得到了回复。从7月份起,苹果冷藏库的电价从原来的8.671角调到现在的5.094角。“新政策降低了电价,一度电能少3角多,总共算下来将近能少40%的电费。”宏前果库总经理马左权说:“去年我这儿光电费就花了10.07万元,今年一下就省4万多元。省下的就够工人的工资了,这回张录平给我们果库和果农可是帮了大忙了。”

“果农是我们的大后方。只有果农技术好了,绿色观念提高了,我们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才能提上来。

换句话说,只有果农富了,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好。”张录平希望能实现公司与果农的双赢。

11月14日,记者来到富县吉子现镇的时候,恰好赶上了由富县农广校和绿平果业公司举办的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的开班仪式。“绿平果业公司经常聘请专家给我们讲课,教我们一些实用的技术,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果农们纷纷说道。近年来,张录平多次组织当地果农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生产和栽培技术。他还发起成立了富县农产品商会,向果农免费开放信息资源,共享销售渠道;组织建立了维权部,维护果农的利益;成立富县绿地现代农业合作社,专门为果农所种苹果服务。

“绿平果业把苹果产业做大了,牌子也打出去了,我们的苹果好卖多了,价钱也上来了。尤其是加入合作社后省心多了,化肥啥的都是统一调配,用起来安全又放心。果

园管理有技术员指导,苹果销路有人跑,价格还高,我只要一门心思种好苹果就行。”吉子现镇东屯么村一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多了,家里有果园的年收入十几万的都大有人在。”

“这个娃娃确实是个好娃娃”

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苏丽曾这样评价张录平:“作为驻县区的市政协委员,他在履职期间,不仅在苹果产业上起到了行业带头人的作用,还始终将百姓利益牢记心头,时刻为百姓谋福利。”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张录平这些年为家乡到底做了啥,我们且来听听大伙儿怎么说。

“原来吃水要走到大路那边去拉,拉回来的水也是浑的,吃也不能吃,洗衣服也洗不净。自从张录平给我们压了自来水管道,水也清了,洗衣做饭都方便了。”婆姨媳妇们说。

“我们村的张录平,年龄小,但

这个娃做的事情确实好。前年年成不好,我们村的医疗保险全部是他缴的。一过年还来慰问一回我们老年人,这个娃娃确实是个好娃娃。”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们说。

“他一有什么不需要技术的活儿,都能想起我们。我们打工都不用到外面打工,就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到。工资上也从不亏待我们,大家心里都记着呢。”浑身攒着一把子力气的年轻后生们说。

11月15日,记者再次走访富县吉子现镇。提起张录平,当地群众立马来了劲儿,纷纷向记者讲述张录平为大家做的事。他带头响应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改造工程送去高质量的楼板、过梁、沙子等建筑用材;他投资26万元建水塔,投资10万元建便民桥,解决了乡邻的用水难、出行难问题;他连续多年在春节期间,看望孤寡老人、拥军家属、贫困户等;他还安排大学生、下岗职工、当地农民工等就业,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

好多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个事情?张录平微笑着说:“农村生农村长的我喜欢这里的苹果,喜欢这里的人,更喜欢为大家做点事情。”

新闻推荐

鄜州城里,那一抹温暖的橘色 ——5名环卫工人的故事 本报记者张改玲通讯员王前锋

正在清扫街道的环卫工薛麦昌环卫工扮靓我们的城市,所以城市永远记得那一抹温暖的橘色。每天,富县(古称鄜州)这座小县城都在变化;每天,环卫工人也都在清洁着县城;所以每天,环卫工人和这个小城都会发生许许...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