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绿色蜕变 安塞区20年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纪实

延安日报 2019-09-09 11:34 大字

?●风吹谷浪,收割机“欢”割

民兵应急连在山火高发期进行巡山

通讯员 尚文庆 本报记者 樊小帅

1985年,电影《黄土地》走上银幕,观众们在惊叹陕北人巨大的韧性和耐力之余,也为这里黄沙漫天、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环境而惋惜。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短短二十年,昔日的鼓乡大地如今绿意盎然,过去贫瘠的白于山区种满了茂盛的果树……截至2019年,安塞区共完成造林任务142.38万亩,为延安建立起一道道密集的生态屏障,同时也为老区人民开拓了一条绿色的致富道路。

1 打造延安北部生态屏障

“以前到了春天,沙尘天气一来,刮得大家眼睛都睁不开,现在再也没有这种天气了。”安塞区坪桥镇马家源村村民康世新感慨道。

安塞区承担着延安市主城区主要的生活用水,是延安北部最主要的水源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塞的生态建设担负着为延安阻泥沙、保水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任。

“安塞北部沙化严重,尤其是镰刀湾、坪桥紧靠榆林市毛乌素沙漠,是我们退耕还林建设的重中之重。”安塞区退耕还林办主任张步云介绍说,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安塞区整合林业、农业、畜牧、水利水保、水资源利用、生态移民六个专业,通过“综合治理、主攻造林、育苗先行、产权到户、禁牧封育”的办法,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治理,有效控制了风沙侵害。

安塞区林业局监测显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34.68%,林草覆盖率达到58.5%,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998年的1.4万吨/平方公里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平方公里,鼓乡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洪水、滑塌和扬沙天气明显减少,消失多年的喜鹊、鸽子重新出现。

2 赚了“票子”保了“被子”

“山羊的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刚探出脑袋的草芽,也被啃得精光。要山坡的“被子”,还是农民的“票子”?面对过度放牧,如何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乎退耕还林成败。

随着《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实施,安塞区基本杜绝了偷牧乱牧现象。曾经的山羊养殖户绝地求生,如何突围?沿河湾镇高家峁村村民白成元最先嗅到了这股商机,他率先成立安塞西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在2017年引进湖羊进行设施养殖。

“成立湖羊养殖基地无形中带动了农村‘三变’改革,把土地和闲置的劳动力利用了起来,教村民们养殖技术,带动他们一起来发展湖羊养殖业。”白成元告诉记者,养殖场产生的农家肥用于土地施肥,农业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又可以制作成饲料,一个小型循环农业在这里达到了平衡。

高家峁村村民高明雄去年来到养殖场打工,他领养了10多只母羊,通过精心喂养,每个母羊平均产下3只羊羔,上个月他的工资就达到了8000元。“学好经验以后,我们自己养羊,利润肯定就大,我们也有这个信心。”高明雄脸上挂着信心满满的笑容。

通过以草定畜、以畜促草、两业并举,安塞区全面推行饲草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以草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带动肉羊养殖数量的适度发展,让“被子”与“票子”得到双赢。目前,全区已建成畜旅结合的“塞北牧场”5个、“家庭养殖场”635个,湖羊饲养量达到21万只。

3 “攥紧吃粮的刀把子”

“攥紧吃粮的刀把子”,这话在安塞区流传了很多年,意思是:虽然国家对建设生态林有粮补,但老百姓口粮要立足于自己。二十年来,安塞区始终把农田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他们在贫困村和人均不足2.5亩基本农田的村组,按照“三不修”(远山高山不修、陡坡地不修、植被良好的地块不修)原则,围绕村庄大力兴建高标准农田。截至2018年底,全区农民人均达到2.5亩。

淤地坝建设,是安塞解决农民口粮问题的又一举措。淤地坝就是建在沟道内,经过多年拦泥淤积,抬高不能耕种的沟道而形成的淤地。

过去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北宋塔流域,现在从沟道里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高桥镇党委副书记李放新介绍说,淤地坝能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芜的沟道变成水肥条件好的坝地。“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大旱也不怕”,深深植入当地人的心里。

退耕还林以来,安塞区完成治沟造地36089亩,全区累计建设各类淤地骨干坝12座,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6685.9亩,新增耕地9040.95亩。

4 构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安塞是苹果最佳适生区。沿着崎岖盘旋的山路,坐落在沿河湾产业带上的方塔村,虽然还没有到最忙季节,但果园里到处都有果农忙碌的身影。苹果种植大户白志政整日忙着施肥、浇水。2002年起,白志政把家里的30亩退耕地种上苹果树。因为品质好,他家的30亩果园与江苏果商签订了10年购销合同,根本不愁销售。“这些都是山地,以前广种薄收,改种苹果以后,每亩地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白志政开心地说道。

方塔村像白志政一样的村民有601人,1998年承担退耕还林任务以来,方塔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目前,该村有苹果园2470亩,好的年份,仅苹果一项实现总收入990多万元,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6439元,是安塞区靠林果实现脱贫的典型村。

方塔村的变化是安塞区发展林果经济,为退耕群众谋划绿色发展道路的真实写照。目前,安塞区累计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81亿元,退耕农民人均受益10248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量农村劳动力挣脱了黄土地的束缚,为进一步帮助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安塞区制定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棚栽、林果、草畜等农业产业,农业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已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了少种、精种、高产、高效的发展路子,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昔日贫瘠的退耕地现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5 “三变”改革推动绿色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模式。

高桥镇南沟村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村。驻村干部张光红告诉记者,南沟村将全村22500亩荒滩、沟洼和山林地进行评估定价,折股量化流转到企业,建起了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农民以土地入股,再到示范园打工,既解决了短期收入问题,还激活了土地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脱贫致富之路。随着格桑花谷、生态酒店、沙地摩托、魔幻迷宫、果业采摘等娱乐休闲设施的不断完善,南沟作为延安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吸引力越来越强,仅2018年就接待游客超过55万人次。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子里栽植七叶树、雪松、云杉、白皮松等乔灌木200余万株,林分改造6000亩,种植樱花、月季等花卉1000余亩,园区周围和主干道实现了绿化美化。2018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拿到了15300元。“让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收益是最重要的。这样,产业才能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之路才能越走越远。”张光红说。

新闻推荐

安塞: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演员们在表演安塞腰鼓□记者张姣姣连片的苹果树、紫色薰衣草花海、热带风情植物……走进南沟生...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