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沟村:见证敢为人先的蜕变之路

陕西农村报 2019-08-26 08:40 大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 程立忠

8月11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了解当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欣赏当地精心打造的美景。

乘车驶入南沟生态园区,远处连片的小木屋、花样迷宫以及成片的矮化苹果树相继映入眼帘,还未到下车地点,记者们就被路旁挂满红色小果的树吸引。“是红枣?还是樱桃?”“能不能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一下车,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向记者介绍,这个小红果叫海棠果。“海棠果是苹果的最佳授粉树,也是非常漂亮的景观树,春天可以赏花,秋天挂果又是另一番景象,因此,我们在果园周边的道路旁连片种植了海棠果。”张光红说。

2014年前,南沟村还是全区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2015年,该村动员本村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张维斌回乡创业,启动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建了塞北牧场、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的大南沟、水头两个集中安置小区;完成22公里高万柏油公路,硬化了18公里果园生产路,新建了一座信号塔;新建蓄水坝7座、完成植树造林和林峰改造1.2万余亩,花草种植2000余亩。

园区建设过程中,该村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坚持“支部引领,村企共建,群众参与,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权改革之路。

“我除了种植8亩果园外,还将12亩果园入股园区,每年分红5000元。我家也从旧窑洞搬进了二层小楼,现在我在园区当工人每月还挣2000元,如今我们老两口的生活像蜜一样甜。”该村脱贫户吴志俊对未来充满希望。

该园区自正式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南沟村被延安市旅发委授予“延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2017年底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成为全市广大群众体验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首选地。

新闻推荐

鼓乡如画 游人如织 全域旅游激发安塞发展新活力

通讯员马志青夏日的鼓乡,游人如织。可瞻伟人故居,可观革命旧址,可体研学旅行,可学红色文化,可游美丽乡村,可感黄土风情,可尝特色...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