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稿精彩回眸9《一个老劳模的三十年》

延安日报 2013-01-18 23:06 大字

生活的困窘,工作的忙碌,让老白已经习惯了用烤馍来充饥。 秦征几乎每年都要回侯家沟一次,去年给罗凤英老人送了一只玉镯子,今年又买了一只银镯子。曹鹏和妈妈姐姐在一起。

刊发日期:2012年10月16日作 者:杜方远记者感言:

从一则简单的新闻里,得知程万才创作出三个剧本,电视小剧播出后,宜川县家喻户晓。初闻乡医搞创作,好奇胜过敬佩。在常人看来,艺术创作离普通人甚远。手术刀,去腐生肌;另一把“手术刀”,扬善惩恶。这样的人,可谓奇才。

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热天,村民们在自家地里劳作,挥汗如雨,这看起来与他人并不相干,可程万才却动了恻隐之心,给他们买来矿泉水。他女儿说起这

事,程万才看上去单纯得像做错了事的小学生,“没办法,心软的毛病难改啊。”

作为乡医,他放弃了转正的机会,留在乡村为乡亲们祛病除疾。在他眼里,众生平等,不因显贵而折腰,也不因贫贱而轻漫。谈到生活,他满怀感恩之情;说到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他早已释怀。他说话,总是笑容满面,从不高声。不急不慢的他,说到什么都平静如水,使人禁不住想,这人怕一辈子也不会发火吧。处变不惊,表面上是一种情绪,其实是一种很深的修养。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待人接物的每

一个细节中,他像一团火,温暖了身边所有的人。从中透露出他对待生活和人生的基本态度:生活因奉献而快乐。

父亲的“家教”:“别人对你好,你得对别人好;就是对你不好,也要对别人好。”影响了他一生,医者仁心。只有这样的人,心中才会有大爱,才能洞察和感悟真善美,才能在生活中创造出真善美,也才会在心底催开艳丽的艺术之花。这一点,从他创作的三个关注老年人生活、情感的剧本中,从他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身上,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艺术创作规律。   (杜方远)

刊发日期:2012年2月7日作 者:樊宝峰记者感言:

30年过去了,是什么让昔日的“烂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党的改革开放和好政策,最让村民称道的是他们的村支书、曾获省劳模的白根齐。

生命中有很多的偶然让我回想起来会由衷地欣慰,我说的可以是这份工作,可以是因工作为某人写篇稿子,也可以是因这个人而深受感动。

白根齐是我要说的这类人中的一个。他是一个当了30多年刚退下来的党支部书记,在富县一个叫做白家村的地方。而我知道这个村子远远早于听说过他本人。

说白家村是“富县第一村”是毫不夸张的,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得知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人却是笔者采访后最真实的感受。

他的事迹是众所周知的,但背后的艰难和心酸却很少被人知道。他是如何让一个接手时账上只有一块三毛钱负债累累的村子跃然成为全县第一,这里面有多少的胆识与智慧。为干事他挨打受气不言悔,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富了村民,穷了自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活的困窘,工作的忙碌,让他已经习惯了用烤馍来充饥。他老了,也退了,但和国家干部退了不一样。老白眼神中总有一股忧郁,好像还有多少心愿没了,尽管他挣了一大堆奖状、荣誉证书,拥有“省劳模”、“全国农村百名杰出人才”等称号。

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能坚持不懈地完成目标是难能可贵的。白根齐为了自己的目标,执着奋斗了三十多年。他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然而他留给人们的,却是弥足珍贵的。(樊宝峰)

刊发日期:2012年8月3日作 者:牛敏杨旭春记者感言:

北京知青秦征的一封信,揭开了枣园乡侯家沟村76岁老人罗凤英特殊的身世。作为将军罗炳辉与“长征八大姐”之一杨厚珍的女儿,罗凤英老人一直生活在陕北农村,过着平凡而清苦的日子,极少向旁人主动提起自己的身世。2010年,当一家人被大学生孙女尚晓荣的工作问题绊住,曾在侯家沟村插队的北京知青秦征主动伸出援手。在多种办法都尝试无效的情况下,秦征直接写信给宝塔区委书记,向当地政府求助。

求助信得到了宝塔区委书记祁玉江的回复。很快,罗凤英一家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到访者。先是宝塔区政府派人来了解和落实有关情况,接着便有人送来了慰问金和慰问品,随后当地媒体也闻讯赶来……一个月后,在宝塔区政府的关照下,尚晓荣经过

考核被安排在枣园镇医院上班,成了一名正式的医护人员。困扰了罗凤英一家人两年多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罗凤英,但这个故事却少不了秦征这位穿针引线的北京知青。

侯家沟正是秦征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插队的生活很苦,但是,乡亲们的真诚和慷慨却常常令他们感动不已。就是这份感情,让他们时隔40多年后想起来依然感动不已。“延安是我的奶妈,这里的乡亲都是我的亲人。”秦征说,如今他回到了北京,这些年来几乎每年都要再回侯家沟一次,他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

虽然并不富有,但秦征说他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侯家沟的乡亲们提供一些帮助。他为罗凤英老人求助,既是慰藉革命英雄罗炳辉将军,更是报答老人当年的照拂之恩,也算是了却他一个北京知青的延安情怀。(牛敏)

刊发日期:2012年10月30日作 者:杜方远记者感言:

“当家人”村支书白怀杉的吃喝账一桩桩、一件件被抖了出来:不足5年时间,村集体的微薄收入,几乎全被“便饭”、“招待费”给支光了。入账的几乎全是白条,全是吃喝账,最低的165元,最高的一张白条上写着:“便饭一顿3630元整”,吃喝费总计44936元。

清财小组查账,显示出有这几种吃法和平账“窍门”:一是虚报冒领,套取村集体收入;二是重复报账,蒙混过关,以平账务亏空;三是随手打白条,明吃明喝;四是大量经济问题冠之以

“遗留”问题,难以彻查。

这样的村财管理,能让村民们放心么?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能不越积越深么?作为党的基本组织、战斗堡垒的村级领导班子,还有带领大家致富的能力么?此类质疑还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但当问到,如此令村民不信任的村干部,不正是村民们一步步选上来的么?大家沉默,无言以对。

这暴露出的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首先是政治民主改革的问题。村民自治,从制度设计上来讲,充分保证了村民的民主权益。可为什么在实践中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其次才是村财管理混乱、监管缺位的吃喝问题。突出表现在:财务公开透

明度不高,村民难以监督;有很大一部分村没有按规定建立账簿;不按会计管理制度办事,会计人员配置随意性强;用钱无度,村级财务成了某些村干部的“私人银行”。

可以说,如何确保村民自己选出的当家人真正成为带领大家致富的带头人,永远保持“先进性”,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和前提。只有村民的民主意见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自己选出的“当家人”才不敢懈怠,村民们也才不会惊呼看“走眼”,才不会失望。

沉默,并非集体无意识的失语,恰恰是被民主“边缘化”的抗议。  (杜方远)

11

刊发日期:2012年8月31日作 者:祁小军杨旭春记者感言:

发起向陈俊贵募捐爱心善款的活动,主要是缘于对陈俊贵深深的敬佩和难忘的军旅情怀。

陈俊贵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更是一位知恩图报、忠义守信之人。他为了感恩、为了信义、为了让坟茔中的班长不再寂寞,毅然携妻带子,住着地窝子,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为班长郑林书守了近30年

的墓。

陈俊贵令人敬佩,宝塔山下1976、1986、1996年度驻新疆伊犁某师的三批延安籍退伍老兵及王西林、李延明、寇二梅、左新社等一大批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和鼎力捐助,更令人敬佩和感激。在延安市公安局石油支队支队长、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退伍老兵惠世峰的组织、带动和影响下,一时间,在宝塔山下、延河两岸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募捐暖流,所有人被陈俊贵的义举感动着,更被陈俊贵

清贫、穷困、拮据的艰辛生活所感动,大家含着热泪向陈俊贵伸出了温暖的友爱之手。为表达对伊犁深深的眷恋、对战友陈俊贵的敬意和关怀,惠世峰率先捐出一个月的工资6600元,并动员家人为陈俊贵捐赠爱心善款8400元。

作为双拥运动的发祥地,革命圣地的延安人,在这次募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热情之高,爱心之大,力量之巨,影响之广,使得募捐活动不断扩大和延续着,累计为陈俊贵募捐爱心善款286090元。(祁小军)

刊发时间:2012年9月14日作 者:高翔记者感言:

生命的宝贵,就在于它只有一次;生命的无价,就体现在它不能,也不需要重复。然而,对于英雄,古往今来,都被视为璀璨星辰让人敬仰,不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失落。长安大学19岁的大一学生曹鹏,就是这样一颗星辰,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青春年华里,留下了太

多看似平凡却足以温暖每一颗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的心。这份温暖一直延续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在生死之间,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无畏的少年没有丝毫的犹豫,纵身一跃,将生的希望传递出去,而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永远地留在了他乡的青山秀水之间。

对于英雄壮举的称赞亦或是种种反思,人们只能通过回忆来进行;亲人的离去,家人几度崩溃的无力挽回和无助想念,让笔者不禁落泪。亲人离去的日子已经定格,岁月累积的,无非只是一些数字的堆叠,每天增加的数目都如同锥心,在心底刨出道道刻痕。留在亲人心里的,只有难以愈合的伤口。

英雄的壮举因为青春的年华而更加熠熠生辉,只是隐没于此,对于逝者的敬重和对于生者的种种人性关怀,在焦灼燥热的夏日时分,抽离出了人们火热的视线。伴随着沉重的哀伤和阴郁,残留的仅是万般的无奈和莫可名状的低声抽泣。

斯人已逝,万事皆空。

唯有铭记和惦念,足以宽慰在者那受伤的心灵!

(高翔)

刊发日期:2012年11月9日作  者:刘洋阳杨旭春

这个发现,真是来的太巧了。正值日本政府无视中国主权、悍然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上演期间,这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对军国主义邪恶本质的再认识。一位叫慎清源的难民逃难至黄龙山避难,夜宿盘龙寺,在破庙戏台的墙壁上柴炭写诗抒怀。一腔国恨家仇的愤懑,浸透在这短短的28个字中:“壮士生在国难秋/抛弃寸土即是羞/纵马踏破东洋岛/重新安排新亚洲”。迄今70多年过去了,这首留在墙壁上的诗清晰可见。

这位名叫慎清源的难民,逃难途中不忘国耻,心怀壮志,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令人钦佩。

破庙里抗日诗的发现者是一位叫刘金贤的退休老人,退休后,他热衷于研究地方文史。在与民俗专家薛景玉的考察中,偶然发现的。正是他对历史的尊重,才在看似平常

的事情上,敏锐地发现了“活的历史”。尽管这首诗浅近、直白、直抒胸意,谈不上多高的艺术水准,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达出的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黄泛区、日寇铁蹄的蹂躏、流亡的煎熬。虽然,难以进一步了解慎清源更多的个人信息和其后的际遇,但他作为当时千百万流亡者中的一员,传达出了共同的心声,代表

了所有中国人渴望和平、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这一点,就够了。

民俗专家薛景玉考证,盘龙寺很有可能也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左右,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让人感慨颇多,不尊重文物,就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历史的民族没有希望。忘记了过去,就人为地割断了历史。如此,又怎么能头脑清醒、信心百倍地去创造一个民族的未来?(杜方远)

刊发时间:2012年11月27日作 者:高翔记者感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批的城郊村趁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过去十年,全国平均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村子消失了,原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后衍生出的社会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安塞县的徐家沟紧邻县城,一栋栋的商品楼拔地而起。原本依靠种粮为生的农民,眼下已经成为拥有多套房屋可供出租的富裕户,年

均收入比过去翻了几十倍。多数村民过上了之前从没有想过的富裕生活,“即使一年什么都不干,年底也可以净收几十万。”成了这里的常态。于是,不少人在这样的富裕面前显得不知所措。年轻的一辈,有的选择离开,去外面更大的世界寻找梦想;有的则与父辈们一起,过着衣食无忧的平淡生活。

七十年前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历史。如今,村里仅有的一处原中央大礼堂的石墙早已经被抹掉了痕迹,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家新修的院墙。经历过当初的红色岁月,唯一健在的老人已经难以讲述那段他曾珍视了一辈子的历史故事。

这里有着深厚的民间手工艺创作传统和承传基础,吸引了众多客商来此投资兴业。“兰花花民间手工艺精品有限公司”的进驻,当地妇女

在家就能赚钱,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悄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即使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已然消失,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然消解,但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挖掘珍贵历史资源,合理开发优势项目,迎着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风向,昔日的老区村已经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正奔驰在理想的快车道上。 (高翔)

新闻推荐

市医院医疗队深入厂矿企业开展义诊活动

本报讯(郭李记者宋伟)3月5日,市医院六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赴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义诊活动,从而拉开了为期半年的“转作风、走基层、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的序幕。上午9时,该院医疗队一行...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