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学校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亦是如此,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听说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句的习惯。
1、紧抓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自主积累词汇。这是一项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基础工程,犹如修好高楼大厦的基脚。在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要求的:学生初中一进校就必须备齐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对课文中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和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去向这位不说话的好老师请教,并能做到随时地请教。在查看工具书的时候,一是要求学生从音、形、义、运用(即造句,可以自己仿句,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句,这样就可以在语境中把词语记牢。)四方面入手进行理解
性记忆;二是要求学生要像串铜钱一样,成串的理解、记忆,如查“心有余悸”一词,就把所有带“心”的词语都看看、记记。每上一课,进行一次检测,对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这也让后进生找到了自己语文学习的薄弱之处,鼓励他们下来之后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只有学生积累的词汇丰富了,说话、写文之“炊”才不愁无“米”。
2、通过写日记、读书笔记,不断积累语句。文字并不等于语言,要想学生“下笔如有神”,还得让学生通过读书领悟和课堂深化上所学的为文之道,向他人、向生活学习语言,博采诸家,“取益于众”,借鉴别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丰富自我的语言内存。所以一是坚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周利用一节晚自习
来做,摘抄文中和课外所阅读文章中的佳词妙句;二是让学生坚持自觉记写日记。可以说,这项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文化、人格、心理、语言等都是一种极好的熏陶,让学生培养起了一种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朗读习惯。
1、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跳读、倒读、猜读、速读等,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鲁迅先生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
充盈丰富,使见识广博而深刻,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搭建桥梁。
2、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例如,经过近一年的诵读训练,我所带的班级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能做到有感情的诵读,(其中四名同学被选拔成为学校广播室播音员)三分之二的同学能熟练诵读,诵读水平较刚入初中时有较大进步。
三、培养学生勤写、勤议的习惯。
除记写日记外,要求学生按要求、
高质量完成每次的六次习作任务。在习作批改上,可以尝试“小组合作互批作文”模式:每次作文批改从常规标准(每次作文务必达到且要执行的批改标准: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文章的选材、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和专项标准(每次的作文训练中所提出本次重点批改的标准,具体应根据本次作文的专项训练目标所定。)这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学生分组互批,每次互批后,由汇报小组长负责撰写小组作文汇报材料,在全班进行汇报,全班同学进行评议,并由师生共同评选出班级优秀习作,在全体同学面前诵读展示。这样做,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也从读写听说诸方面训练了学生,可谓一举多得。近几年来的摸索实践证明,勤写、勤议的习惯培养,对学生受益匪浅。
安塞县建华初级中学张全武
新闻推荐
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一、新旧关联,旧中引新。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